凌峰委员(右)接受健康时报记者专访。健康时报记者井超摄
阅读提要
■医院暴力的事件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7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医生遭杀害最多的国家。尽管如此,医院目前也只是“内保”单位,不发生肢体冲突、流血事件,警察不管,但保卫处没有行政处罚权,实际上没有执法力度。
■凌锋举出一组数字,2013年公安出动了16万人次的警力,但是医院暴力事件抑制了吗?没有。事件反而上升了20%!现在,医院已经成为人来车往、流动量巨大的公共场所,2013年全年各医院的门诊量已达73亿人次,高出春运人次的两倍还多。所以,医院必须要纳入公共场所。
■以前,只要有1%的希望,医生都希望尽全力去把手术做下去,挽救病人的生命,因为医生知道,如果不冒着风险去尝试,这个患者的生命将失去救治机会,但现在的医生不一样了,他们会看病人家属的脸色。谈起最近的伤医事件,全国政协常委、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很不是滋味。
■几乎一路小跑,凌锋从所在的医卫45组赶往46组,一条一条将提案念完,紧急提案最终获得了医卫组所有89名委员的签名。经过反复修改,提案终于敲定。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现场给出建议,此项提案升级为“紧急提案”,建议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与提案委紧急协商,召开国务院法制办、公安部、国家卫计委等多部门紧急协商会。
医生被骂、医生被打、医生被砍、医生被杀、医生被押着游街……
医生,这个救死扶伤本应受人尊重的职业,在中国最近却正面临最高危险系数的执业环境,甚至尊严扫地,人格被辱!
一份89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发起的紧急提案——“建议将医疗机构列为公共场所安保,尽快出台《医疗机构治安管理条例》”,在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医卫组火热出炉,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
作为紧急提案的第一发起人,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这几天很忙碌,会上、会下、车上、路上、饭桌上都在讨论这个话题,直到3月6日下午提交上去,凌锋才算松了口气。
抵制医暴,一个六年的心结
事实上,这份紧急提案的出炉,并非一时兴起的草率决定。从2008年开始,凌锋等委员就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2008年以前,媒体上对医闹、医院暴力事件的报道并不多,但经常会出现少数属不明身份人员在医院内挂横幅、设灵堂违规停尸等扰乱医院秩序的行为。从那时起,凌锋就格外关注这种现象。
当年的两会上,凌锋首次提出保护医疗人员人身安全的提案,但响应的声音并不强烈。“当时没被重视,我们也没做太多的沟通,觉得这个事情提出来之后,自然就会得到解决,这是所有代表委员美好而朴素的想法。”
出于保护,医生们自己开始琢磨应对办法。早在四五年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温建民所在科室的医生办公座位就做了调整。以前是背对门口,后来全部改成面对门口,以防止背后突然行凶。如今温建民出门诊,他会要求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来,还会有几位学生跟随在温建民身边旁听。
身为骨科医生,温建民也曾遭受过医闹。一次患者家属带着一队人马冲进诊室,一拥而上准备打他。“情况紧急,出于自卫,我立马拿起身边的椅子挡住,把那些人镇住了。”
虽然吓退了医闹,但是有惊无险的经历坚定了温建民呼吁改善医疗秩序的决心。2008年时他就给公安部写信呼吁对医疗机构加强安保,但得到的回复却是还未考虑,理解难度,先凑合干吧。
与此同时,医院暴力的事件却愈演愈烈。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7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称,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医生遭杀害最多的国家。
2010年,凌锋在两会中再次递交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提案,颇受鼓舞的是,该提案被中央点名为重点提案。
于是,凌锋开始拿着这个尚方宝剑不断地去公安部、卫计委沟通。2012年5月,努力终于迎来阶段性的收获——针对“医闹”,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遗憾的是,通告中仍将医院列为内保单位,未纳入公共场所安保范围。
那段时间,凌锋查阅学习了很多的法律法规条例,在与各个部门的协调中,也遭遇到了推进不灵的僵局。“有很多很细的东西是你没有想到过的。比如说出现医闹后,公安为何不出警,了解后才知医院是‘内保’。于是又要研究什么是内保和安保。”这不是一位神经外科专家的事,但是凌锋却全部做到了。
所谓的内保其实就是指保安,目前,医院属于事业单位,院墙之内由医院保卫处管,但保卫处没有行政处罚权,实际上没有执法力度。
公安部门在公共场所有权力去预防犯罪,可是一到医院内部,警察又没有执法依据,只有等到犯罪发生才能出手。也就是说,医院内发生停尸、摆放花圈、拉横幅等医闹行为,只能由保卫处去清理,而警察没有执法依据,患者在医院闹事、打骂医生,只要不出人命,警察即使赶到现场,也只能站着看,除非有肢体接触或者发生流血事件,公安部门才会介入。
因此,今年的两会,凌锋是有备而来,她的核心目标有两个:建议把医院纳入和商场、车站、码头一样的“公共场所”,由“内保”升级为“安保”;同时建议出台《医疗机构治安管理条例》,根据医暴的程度,该处罚就处罚,该拘留就拘留,该追究刑事责任就追究刑事责任。
改了又改,每个字都马虎不得
3月4日9时,政协会议小组讨论正式开始,前半小时不对媒体开放,记者们只能在会议室外围等待着。
半小时后,记者们冲进医卫界别第45组会议室,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清晰而洪亮,发言的正是凌锋委员:“按照习主席说的话,要于法有据。虽然去年11月份公安部出台了一个零容忍的通告,要打击医闹一年,但是,一年以后怎么办?希望把医院变为安保场所,列入安保范围,然后制定相关的医疗机构的治安管理条例。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于法有据!”
第一个呼应的是温建民教授:“我非常同意凌锋委员的发言,我们俩都是两届的政协委员,我也是非常注意关于医闹、医暴的事件。我在这两届两会中总共提了4次,今年我还要提,坚决打击医暴!”不过,政府也有实际的行动。2013年年底,卫计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1年的专项行动。不过,即便公安出警,也只能是出力不给力。 凌锋举出一个数字,2013年公安出动了16万人次的警力,但是医院暴力事件抑制了吗?没有。事件反而上升了20%。
“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把医患矛盾、医患纠纷和医院暴力这几个概念弄混淆了。医患矛盾要靠医生医德自省和行业自律来解决,医患纠纷要靠第三方协调机构及法院民法申诉来解决,而医院暴力则要靠法制强制制止。所以,这三个概念的执行机构、执行范围和力度都是不同的。”
其次是体制的原因,公安不给力的一个重要的体制障碍,就是国务院把医院列为企业事业单位,实施内保为主,公安为辅,也叫医警联合。也就是出了事,我招呼你你才来,我不招呼你不要来。就拿拉横幅来说,天安门广场你能拉横幅吗?立刻拿下!
现在,医院已经成为人来车往、流动量巨大的公共场所,2013年全年各医院的门诊量已达73亿人次,高出春运人次的两倍还多。所以,医院必须要纳入公共场所。
凌锋一边开会一边记下其他委员的发言,一边修改着提案。更多的医卫界委员陆续加入到讨论“紧急提案”的细节,从标题到提案每一个细则里的用词,都经过了反复地讨论。
比如,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医管局主席胡定旭就建议,建议将“医闹”定位成“医暴”,因为医闹有时是有组织的,但现在任何一个人,他可以是没治好的患者,也可以是其他的人,都可以抡起锤子砸,拿起刀就杀,这已经成为一种暴力。
两个小时,89名委员全部签了名
就在委员们对凌锋的提案进行讨论的时候,医疗系统又发生了两起恶性的伤医事件。
3月4日上午,北京协和医院外科门诊2名护士被一对母女打伤,其中一位护士眼底出血,起因是病人提出加号看病被门诊护士拒绝。另一起事件则更具“轰动”效应,广东潮州中心医院一名消化内科医生被100多名患者家属押着,在医院内游街近半个小时。现场图片中,这名医生一手缠着绷带,神情沮丧,边走边哭。
“以前,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医生都希望尽全力去把手术做下去,挽救病人的生命,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不冒着风险去尝试,这个患者将失去救治的机会,但现在的医生不一样了,他们会看病人家属的脸色。”谈起最近发生的医院暴力事件,全国政协常委、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很不是滋味。
在政协医卫组“盯会”的记者很快发现,同以往话题丰富,言语轻松的交流气氛相比,今年,委员们把议题几乎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防止医暴。
“现在医院不发生流血事件,警察是不管的,因为医院不算公共场所。那患者押解医生在医院游行呢?纵容这些侮辱医生的行为,事件就会发酵。难道说非得发生流血事件才管吗?”
“你看齐齐哈尔的那个医生,就是在埋头写病历的时候,被人从背后用斧子砍死的。社会必须要营造一个让医生能够担当的环境,你没有这样的一个环境,医生何以担当?”
“医院暴力的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是零容忍的。零容忍的意思是,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你迈出这一步,高压线就电死你。”
凌锋的这些话,让现场多次响起掌声。经过反复修改,提案终于敲定,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现场给出建议,此项提案升级为“紧急提案”,建议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与提案委紧急协商,召开国务院法制办、公安部、国家卫计委等多部门紧急协商会。
几乎一路小跑,凌锋委员从所在的医卫界别45组赶往46组,一条一条将提案念完,下午4点多,这个名为《建议将医疗机构列为公共场所进行安保,出台医疗机构治安管理条例》的紧急提案,已经获得了89名委员的签名。
无论是哪个行业,还是什么级别,所有人对这件事情,包括各位部长都非常支持,毫不犹豫地签上了字,这让凌锋很感动。
7日上午,凌锋当面向到医药卫生界参加联组讨论的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再提此事,她称,医患矛盾可通过很多方式去处理,但绝不能施暴。暴力是触犯了法律,必须依法处理,这件事已刻不容缓。
“刘延东副总理给出了重要批示,完全支持要求制定法规法条的建议,坚决制止医院暴力事件,要卫计委和公安部门拿出意见。”凌锋对记者说。
拯救医生,其实也是为了拯救民众的健康
2012年3月,哈医大实习医生王浩被杀事件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专程从北京赶往哈尔滨参加王浩追悼会的凌锋,在接受白岩松“新闻1+1”的采访时,愤怒之情难以抑制,“这已经不是医患关系的问题,这个被杀的医生,既没有接触病人,也没有给病人造成任何的伤害,只是给予了善意的劝告和正确的指导,竟然遭此毒手。我觉得特别的痛心、难过和伤心!”
2014年,她仍然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医暴和医患关系之间的区别,对于概念不清的人,她大声喝止。但同时,她又不拒绝每位记者的采访请求,每次小组会议结束,她基本上都是最后走的那个委员。
在凌锋眼里,医患关系是医德的自修和行业的自律,它的形成,有制度、社会、机制、法制、媒体、医生自律的原因。但医暴事件却是法治的范畴,这个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是零容忍的。
所以,从处理方法上看,医患矛盾是可以调解的,但医院暴力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警察必须像对待飞机场、火车站的恶意滋事那样,严厉处置。
她引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一个人说我的羊跑了,我要去追羊,就可以去跨高压线,这个也是不行的,那结果就是被电死。而医院暴力就是这根高压线,这种行为都是绝对不允许的,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出现暴力行为就要受到法制的惩处。”
所以,对于“只要医改成功了,医患关系缓和了,医暴事件自然就会消失了。”这样的观点,凌锋并不赞同。
极力推动严厉惩处医暴,凌锋没少受委屈,“很多媒体记者一张嘴就说,你们这是为了保护医生,激化医患关系,但其实,正是医暴事件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秩序,最直接地伤害了广大老百姓的看病权益。”
她说,医院是一个机构,是保障人们健康的机构,是一个看病的机构,在这个机构中间,医生是为病人治病的,如果没有一个安全、肃静、有尊严的环境,医生是无法来把他的善良和知识拿出来,去治好病人的病,这是一个根本的条件。“就像如果一个社会是战争的话,人怎么生活?战争纷乱,你怎么生活和工作?”
“我是一个医生,是一个政协委员,还是中国医师协会的副会长,在这个位置上,我有责任去伸张正义,去为同事,为自己的兄弟姐妹去争取安全的权利。”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凌锋如此说。
医暴直接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秩序,但更伤害的,是广大老百姓的看病权益。她相信,广大的患者也非常同意和支持遏制医暴的发生。 已经63岁的凌锋教授是我国第一个从事神经介入学的学者,曾因成功救治重伤的凤凰卫视女主持刘海若而被熟知。在记者的印象中,她说话不紧不慢,寥寥数语但往往入木三分。
但今年,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语速快了,性子急了。“任何人要是伤害了医生这个群体,我们医师协会一定不答应,一定会予以声援和援助。现在医生的工作环境这么差,再加上打杀侮辱,命都没有保障,还怎么去专心治病人呢?”
现在,两会尚未结束,惩处医暴的呼声越来越浓厚。会上传来了好消息,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表示,必须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任何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严肃处理。
但愿这是医患关系好转的拐点。
来源:健康时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