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下午,武汉市第一医院的80位科室主任,在该院的纠风工作会现场签下责任书,承诺不收受患者“红包”以及有价证券和贵重礼品等。这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工作的通知》之后,武汉首个对此进行回应的医院。
按照国家卫计委要求,5月1日起,二级以上医院必须和住院患者签署《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对于该协议,医生和患者有何看法?记者进行了采访。
医生:有人觉得协议多余,有人称减负
在武汉市一医院,记者了解到,针对“签拒收红包协议”一事,医生们的看法并不一致。
该院胃肠外科邵主任直言,这种协议比较多余。他说,不允许医生收红包早有规定,“这个协议的潜台词是医生都收红包。实际上,收红包的医生肯定是少数。所以跟患者签这种协议,大家心里并不认同。”
不过,该院呼吸内科罗主任对此持不同意见。他告诉记者,红包其实给医生带来了不少心理压力。曾有一朋友带亲人来看病,硬塞给他300元红包,他将红包为病人缴了住院费,不料朋友知情后竟翻了脸,说他不给面子。他说:“将不收红包用一种郑重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让病人明白,真的不用送红包,医生也不会被误解。其实是一种减负。”
据透露,病人送红包的行为在医院确实比较常见。今年1月至2月22日,武汉市第一医院医生就收到了1.16万元的红包,并将其打入了病人住院费,这其中还不含当场退还的。“很多病人认为送红包可以得到更好的救治,医院则期望通过协议,让病人明白没这种必要。”该院纪检监察科周主任告诉记者。
市民:应着力均衡医疗资源
那么,市民对此协议怎么看?昨日,记者在武昌一家三甲医院候诊室,随机采访了10位患者,有三位表示曾给医生送过红包,但有两位没送出去。其余七位均称没有送过。
雷女士告诉记者,她去年因子宫肌瘤在一三甲医院住院手术。丈夫准备了600元钱红包,不料被医生拒绝了。当时她还怀疑医生是不是嫌少,直到恢复健康后她才释然:“不收红包的医生确实有,跟签不签协议没多大关系。”
做销售的陈先生则称,去年母亲因癌症住院,收红包后医生对他母亲的态度更好了,解释病情也更耐心了。他认为,患者在医生面前是一种弱者心态,送红包是想求得医生重视,而且,送红包都是私下进行,如果有人想送有人想收,一纸协议哪里挡得住?
大学教师马女士表示自己从没送过红包。她认为,优质的医疗资源紧缺,不能让人人平等地享受,就难免会出现这种灰色贿赂。签协议之外,政府主管部门应着力均衡医疗资源,让患者随处可以得到规范的治疗,这样才能消除送红包的土壤。
来源:楚天金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