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耳封堵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也使患者显著获益,是防治房颤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有禁忌症、且具有栓塞高危因素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在下文中,我们将对有关左心耳封堵术的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回顾。
美国指南
2006年:预防栓塞事件的非药物途径——指南仅提到,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左心耳封堵术是否比抗凝治疗的安全性、疗效性更强。
2011年:预防栓塞事件的非药物途径——Watchman装置于2013年12月12日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认可。而在2001年的ACCF|AHA|HRS指南中,撰写委员会的推荐中仅提到Watchman封堵器的存在,其结果尚在观测中。
2013年:预防栓塞事件的非药物途径无更新——在整个目录或有关血栓的事件中,并没有更多地循证医学证据来提及左心耳封堵术。
欧洲指南
2010年:预防卒中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指南强调,对慢性抗凝治疗有禁忌症的患者可能考虑使用左心耳封堵术,提到“might be”,以“旁观者”的角度提及,尚需要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2012年:推荐使用左心耳封堵术——左心耳封堵术可能用于有较高卒中风险和对长期口服抗凝药有禁忌症的患者(IIb,B);左心耳的手术切除可能用于接受开放心脏手术的患者(IIb,C)。
加拿大指南
2010年:考虑到Watchman装置,证据指出其结果并不劣于传统的华法林治疗。然而,仍有少量的相关事件发生,且随访期较短、大量的学习曲线需考虑,同时对卒中风险高的患者还需要大量的研究。
2012年:未提及左心耳封堵术,尚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中国指南
我国在2006年、2010年、2012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均提到左心耳封堵术和闭合术——对于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而又不能应用华法林进行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左心耳闭合或封堵术,可能是一项有效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治疗方法,但仅是提及,在内容上并未更多涉及。尚需要更多多中心试验或有关国人应用Watchman装置的研究,目前正在开展中。
小结
在上述制定的各国指南中,推荐左心耳封堵术的制约因素包括:(1)没有大型、多中心的随机试验研究(2)无长期安全性和疗效性(3)无临床净获益(4)缺乏与新型口服抗凝药相对比的研究。
在Protect AF(Watchman装置 vs华法林)研究中,研究的主要有效性终点显示,手术预防卒中/系统栓塞/心血管死亡不劣于华法林,但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较高,5年时完全性统计学无明显差异,且随操作者经验的增加,Watchman装置的安全性也明显增加。
相信随着左心耳封堵术的深入开展,临床研究的逐渐增多,其临床获益会逐渐得以体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医心评论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