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表于《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自从1992年起,HIV和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的患者的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率明显提高。另外,最近发现丁型肝炎病毒(HDV)血清转化与肝炎发作和梅毒有关。
在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来自台湾的研究者们评估了375位于1992-2012年间在台大医院就诊的HIV和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的患者。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的抗丁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G的存在来确定1992年-2012年间的丁型肝炎的发病率。另外,研究者们还检测了丁型肝炎血清转化的患者血浆中的丁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载荷以及乙肝表面抗原的浓度。 还做了一个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目的是了解丁型肝炎血清转化的过程。该研究纳入了最近发生血清转化的患者,并纳入了随访时间相似,但是未发生丁型肝炎血清转化的患者作对照。互相对照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HIV传播风险、治疗前T细胞计数(±20cells/mcL)和血浆HIVRNA载荷(±0.5log10 copies/mL)均互相匹配。对丁型肝炎病毒血清转化的患者(n=12)和治疗前丁型肝炎病毒阳性的患者(n=16.)进行丁型肝炎病毒测序来进行系统评估。 研究者们发现,在整个1762.4人-年的随访中,丁型肝炎血清转化的发生率为9.07‰。在1992年-2001年间,发生率为0‰,2002年-2006年间,发生率为3.81‰,2007年-2012年间,发生率为13.26‰(P<0.05)。近期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转氨酶、胆红素和快速血浆反应素滴度的升高有关。12位血液中丁型肝炎病毒阳性的患者中有2位基因型为2型,10位基因型为4型。尽管应用拉米夫定和替诺福韦联合治疗后,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DNA载荷大幅下降,但是乙肝表面抗原却持续上升。
在使用乙肝疫苗的发达国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正在减少,然而,丁型肝炎血清转化并没有随之下降,这可能与一些危险行为有关。这些行为促使丁型肝炎病毒从乙肝和丁肝高发区移民过来的患者向高危人群传播。
编译自:HIV, hepatitis B virus coinfection increased hepatitis D incidence. Healio,March 25, 2014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