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会议上公布了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结果,经常饮用低糖饮料与绝经后女性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与较少或从不饮用低糖饮料的女性相比,每天饮用低糖饮料(12盎司)大于2次的女性10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30%,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发生率高50%。
主要作者Ankur Vyas博士(爱荷华大学医院)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饮用膳食饮料(包括人工甜苏打水和果汁饮料)增加心血管风险可能是因为低糖饮料“扰乱了正常的反馈机制,进而加剧了人们对于加糖、高能量的饮料和饮食的渴望”,也可能是因为喜欢喝饮料的人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
Ankur Vyas博士强调,对于老年女性和其他人群,“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种相关性,并评估低糖饮料摄入与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
新闻发布会主席Jeffrey Kuvin教授(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塔夫茨医学中心)认为,“该研究非常鼓舞人心,在我们需要更多信息的领域给予了新的阐述”。同时他承认“自己是每天喝低糖饮料的庞大人群中的一分子”,而且还没准备好因为这个研究改变自己的习惯。“如果进一步的研究也令人信服,我认为我们都应该仔细考虑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许多问题仍有待回答:罪魁祸首是咖啡因吗?还是甜味剂?低糖饮料真的会让人更依赖某种饮食么?
低糖饮料与代谢综合征相关
根据2009-2010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NES)数据,在美国大约某一天有1/5的人饮用低糖饮料。已往的研究发现,低糖饮料与体重增加及代谢综合征风险升高相关,而代谢综合征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但是,很少有研究关注低糖饮料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Vyas和同事从妇女健康倡议观察性研究中选取了59614名绝经后女性的数据,均无心血管疾病史。在入组前,通过调查文件确认参与者无心血管疾病史。通过调查文件获取是否引用低糖饮料的相关信息。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2.8岁,平均随访时间8.7年。
参与者为四组:每月饮用低糖饮料0-3次者占64.3%;每周1-4次,19.4%;每周5-7次,11.2%;每天2次以上,5.0%。主要终点为包括冠心病(CHD)、充血性心衰(CHF)、心肌梗死(MI)、冠脉血管重建、缺血型卒中、周围动脉病变(PAD)或心血管病死亡在内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因死亡。
在每天饮用低糖饮料2次以上的妇女中,主要复合终点的发生例为8.5%,每周5-7次,6.9%;每周1-4次,6.8%;每月0-3次,7.2%。与其他三组相比,每天饮用低糖饮料2次以上的女性年龄较小,体重指数(BMI)高于30kg/m2的比例较高,有更高的吸烟、糖尿病及高血压比例,消耗的卡路里更多。
在调整了包括人口学特征、体重指数、吸烟、激素药物的使用、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体育活动、摄入热量、盐摄入量及加糖饮料摄入在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研究者发现低糖饮料摄入越多的女性与不摄入或很少摄入低糖饮料者相比,其心血管事件、因心血管病死亡及全因死亡的风险更高。
Vyas在一份声明中指出,“目前因为这项研究让人们改变生活方式还为时过早。但是基于此次研究结果,我们有必要做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论证这种关系是否真正存在。这对于公众健康有更大的意义。”
编译自:Marlene Busko. Two-a-Day Diet-Drink Habit Ups CVD Odds in Older Women. Heartwire. March 29, 2014.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