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意大利和瑞士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队列中发现,PD-L1表达和EGFR突变以及PD-1 表达与KRAS突变之间存在相关性。他们的发现为研究抗PD-L1及抗PD-1药物与靶向治疗联合使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意大利利沃诺Toscano肿瘤研究所肿瘤内科Armida D’Incecco博士在第四届欧洲肺癌大会(2014年3月26~29日,瑞士日内瓦)的论文专场中介绍了该研究结果。以下为研究详情:
程序性死亡1(PD-1)受体是一种抑制性T细胞受体,有两种已知的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1和2(PD-L1和PD-L2)。在该研究中,研究者们在一个纳入125例NSCLC患者的队列中评估了PD-L1和 PD-1的表达。
PD-L1和PD-1表达分析
该队列包括56例(44.8%)EGFR突变肿瘤患者、29例(23.2%)KRAS突变患者、10例(8.0%)ALK易位患者和30例(24.0%)EGFR/KRAS/ALK 野生型(wt)患者(三阴)。
他们通过免疫组化检查了PD-L1和PD-1的表达:在超过5%细胞中染色密度≥2被视为阳性。
PD-L1在123份样本中被成功评估。在68个(54.4%)病例中观察到PD-L1 阳性表达。研究者们发现,PD-L1阳性与EGFR突变显著相关(p < 0.0001),但未观察到PD-L1阳性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相关。
PD-1在122份样本中被评估,在43个(34.4%)病例中显示PD-1表达。PD-1阳性表达与KRAS突变状态显著相关(p = 0.005),但未观察到PD-1阳性表达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相关。
在95例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且可进行应答分析的患者中,49例患者(51.6%)的PD-L1表达阳性。与PD-L1阴性患者相比,PD-L1阳性患者获得了显著较高的应答率(61.2%对34.8%,p = 0.010)、显著较长的至进展时间(11.7个月对5.7个月,p < 0.0001)和较长的总生存期(21.9个月对12.5个月,p = 0.087)。
与EGFR突变的相关性
在55例EGFR突变、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且可进行应答分析的患者组成的亚组中,PD-L1阳性者(70.9%)显示出较长的至进展时间(13.0个月对8.5个月,p = 0.011)。PD-L1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为29.5个月,相比之下PD-L1阴性患者为21.0个月。然而,PD-L1阳性患者和PD-L1阴性患者在总生存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Although the study sample is small, time to progression was more favourable in PD-L1 positive and EGFR mutated patients treated with EGFR-TKIs than in PD-L1 negative patients (8.5 vs. 13 months, p = 0.01).
尽管该研究样本量较小,但是至进展时间在PD-L1阳性且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EGFR突变患者中显著长于PD-L1阴性患者(13.0个月对8.5个月,p = 0.01)。
尽管是对样本量较小的亚组进行分析,但是结果很有趣,提示PD-L1表达和EGFR突变之间以及PD-1表达和KRAS突变之间存在相关性,支持了对抗PD-L1或抗PD-1药物联合靶向治疗进行进一步研究的观点。
根据临床和生物学特征,PD-1和PD-L1的表达存在差异。PD-1阳性患者多为男性、吸烟者、组织学上为腺癌、KRAS突变,而PD-L1阳性患者一般为女性、从不/既往吸烟者、组织学上为腺癌、EGFR突变或ALK易位。
专家点评
Fred Hirsch博士参与了对该研究结果的讨论,他认为PD-L1/PD-1免疫组化需要验证,因为目前还没有测定被充分验证。此外,他介绍了NSCLC的PD-L1表达和驱动突变“地图”,这一知识源自Kowanetz M等在2013世界肺癌大会的介绍,Fred Hirsch博士还对该知识进行了改进。
在肺腺癌,约47%的免疫浸润为PD-L1。其中,约70%的这些PD-L1阳性肿瘤也是MET阳性、KRAS突变或EGFR突变。此外,PD-L1阳性NSCLC还表达其他免疫检查点,如TIM3、LAG-3、B7-H3、B7-H4和CTLA-4。
Hirsch博士总结道,D’Incecco和同事进行的这项研究开启了一个有趣的假说:表达PD-L1的肿瘤和表达PD-1的肿瘤是否为两种不同的疾病。
编译自:ELCC 2014 News: PD-L1 and PD-1 Expression in a Cohort of Molecularly Selected NSCLC Patients.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