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BMJ:抗焦虑及助眠药或使早亡风险升高2倍

2014-4-1 14:4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9|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一项发表于3月19日《英国医学期刊》的研究显示,服用抗焦虑药或镇静助眠药或显著提高死亡风险。这项涉及超过100,000人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与未服用上述种类药物的个体相比,服药个体在7年随访期内的死...

一项发表于3月19日《英国医学期刊》的研究显示,服用抗焦虑药或镇静助眠药或显著提高死亡风险。

这项涉及超过100,000人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与未服用上述种类药物的个体相比,服药个体在7年随访期内的死亡风险升高2倍之多。另外,苯二氮卓类药物及“Z药”(扎来普隆、唑吡坦及佐匹克隆)还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这一研究为先前的观点增加了新的证据,但必须谨慎解读,”主要研究者、Warwick医学院的Scott Weich教授指出,“这些结果易受未测量的、残余的混杂因素所影响。”

16,000,000张处方

2011-2012年间,英国基层医疗机构共开具了16,000,000张镇静助眠药及抗焦虑药的处方,其中苯二氮卓类占到了62%,Z药占32%。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了全科医疗研究数据库的资料,纳入了273所基层医疗机构的34,727名患者的数据。所有个体均大于15岁,且在1998-2001年间第一次被开具相关药物处方。同时,研究者按照1:2的比例纳入了年龄及性别相匹配但未服用该药的对照,共69,418人。研究主要转归终点为随访期内的全因死亡,研究者根据医疗记录得到相关信息。研究药物包括苯二氮卓、Z药及其他抗焦虑和镇静助眠药。

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处方很常见。地西泮是所有研究药物中所占处方比例最大的(47.9%),其次是替马西泮(35.1%)和佐匹克隆(34.1%)。

与未服药的个体相比,服用任何研究药物的个体在基线后第一年死亡的校正年龄风险比[HR]为3.46(95% CI 3.34-3.59);在进一步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死亡风险比为3.32(95% CI 3.19 - 3.45)。

另外,“除外第一年的死亡病例,在平均7.6年的随访期内,每100人中会多出接近4例与研究药物相关的死亡个案。”

量-效反应

对于在1年之内服用任何抗焦虑及镇静助眠药物超过90天剂量(DDDs)的患者而言,其死亡校正风险比为4.51(95%CI 4.22-4.82)。

尽管研究所涉及的三类药物均存在量效相关性,这一趋势在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最为明显(HR 3.89),“Z药”和其他药物的HR分别为3.5和2.18。

在随访期第一年中服用超过90天剂量的患者而言,三种药物的HR分别上升至6.75、4.83和3.34。

在分析用药个体的特征时,研究人员发现,服用抗焦虑药及镇静助眠药的个体吸烟的可能性更高,共患躯体疾病(包括癌症及呼吸系统疾病)及睡眠问题、焦虑等精神障碍的比例也更高。

“在校正了包括躯体及精神障碍、睡眠障碍及其他药物等诸多混杂因素后,服药患者的总体死亡率仍显著升高。在原始累积死亡率方面,服用上述药物的患者为26.46/百人,而这一数字在对照组中为16.82/百人。”

然而,研究者再次重申,如同其他所有观察性研究,偏倚可能存在。

“尽管我们竭力消除恒定时间偏倚及选择偏倚,我们并不能完全除外结果受混杂因素影响的可能性。”

信源:Anxiolytic, Hypnotic Medications May Triple Mortality Risk,Medscape,March 28, 2014 Deborah Brauser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