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陈旧性距骨骨折脱位临床处理

2014-4-8 11:2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4|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7例,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31~58岁,平均42岁;距外伤脱位时间:2~7个月;致伤原因:高处坠落3例,重物砸伤2例,车祸伤1例,原因不明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入院时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7例, 男性3例, 女性4例, 年龄31~58 岁, 平均42 岁; 距外伤脱位时间: 2 ~ 7 个月; 致伤原因: 高处坠落3 例, 重物砸伤2 例, 车祸伤1 例, 原因不明 1 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 入院时状况: 距骨完全脱位无距骨骨折3 例, 其中2 例合并内踝骨折; 距骨颈骨折并脱位 4 例 X 线检查结果: 2例距骨有骨质疏松表现, 5 例有距骨硬化表现, 距骨周围骨有骨质疏松表现为 5 例, 未发现明显距骨新月征 局部皮肤缺损并感染 4 例,缺损面积3.1 cm × 4.3 cm ~ 5.4 cm × 7.1 cm, 均可见距骨部分外露。

1.2 手术治疗

1.2.1 术前处理

局部皮肤缺损感染者, 先去除所有外敷中草药,清洁创面, 去除所有坏死组织, 每日双氧水等换药至创面清洁 肉芽新鲜 生长良好后,再手术处理

1.2.2 手术方法

避开皮肤缺损位置选择手术切口, 如距骨后外侧脱位 后外侧皮肤坏死缺损, 选择内踝前切口 因陈旧性骨折脱位常有瘢痕形成, 术中要小心分离保护神经 血管防止损伤。

术中见 2例距骨骨质严重疏松, 将之用刮匙刮除干净, 保留松质骨, 以备植骨, 行胫跟融合术; 去除胫骨 跟骨软骨, 将胫骨坐于跟骨上, 植入松质骨,行克氏针及拉力螺钉固定 其余 5 例距骨骨质硬化, 有坏死表现,复位距骨, 行胫距 跟距关节融合。

术中取髂骨松质骨植骨以促进融合, 内踝骨折者行内固定处理 4 例皮肤缺损的处理: 术中小心保护缺损处肉芽组织, 2 例因距骨复位后,肉芽组织良好覆盖, 术后行换药, 二期植皮; 2 例行一期皮瓣转移修复,术中发现肌腱有明显粘连者, 均行肌腱松解, 未做肌腱延长术。

1.3 术后处理

换药 抗炎 抗凝, 必要时石膏托辅助固定 术后3 d 即指导患者行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功能锻炼,防止再次肌腱粘连; 融合成功后指导患者使用患侧加高鞋垫以获更好行走功能, 改善跛行1 年后取除内固定时发现 3 例肌腱粘连, 跖趾及趾间关节间活动差, 形似爪形足, 跛行明显 取内固定同时行肌腱松解术,术后跛行明显改善

2 结果

本组7 例随访 1.5~10 年, 皮瓣转移覆盖及植皮者均恢复良好, 踝关节均融合成功, 恢复行走功能, 未发生骨关节感染, 日常生活 劳动基本未受影响, 患者较满意 Mazur 踝关节评分在72 ~ 83 之间, 2 例为可, 5 例为良 所有患者均有轻度的跛行,皮瓣转移覆盖者, 患侧穿鞋稍有不便。

3 讨论

本组有4例为距骨颈骨折合并体部完全脱位,其余均为距骨全脱位而无距骨骨折7例中2例受伤初期疑为开放性骨折,因皮肤伤口小, 患者未发现骨外露, 未能及时就医, 行中草药外敷后创面感染扩大, 距骨部分外露。2例为闭合性骨折, 因皮肤挤压,缺血加上中草药外敷造成坏死, 最后距骨部分外露。3例闭合性骨折, 虽有皮肤挤压,但未发生皮肤坏死。

所有患者, 均因各种原因未及时就医, 其原因主要是: 医院地处边疆, 当地少数民族多,医疗条件差,受教育程度低, 群众信任中医,先行中草药外敷, 发现肿胀不消, 不能行走后方才入院就诊。

距骨血供由胫前 胫后 腓动脉发出, 跗骨窦动脉来自胫前 腓穿动脉分支,供应距骨颈及距骨体远侧部分, 跗骨管动脉来自胫后动脉分支并经三角韧带分支,进入距骨供应距骨体内1 /3 血供, 距骨头血运来自胫前动脉距骨骨折脱位后易发生距骨缺血坏死。

本组有5 例为明显硬化坏死表现,2 例为重度骨质疏松陈旧性距骨骨折脱位并发症多, 主要是距骨坏死, 重度骨质疏松,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肌腱粘连等,临床术中要有针对性的处理。

本组2 例骨质疏松者只需用剥离子就可将之分小块切除,并行跟胫融合术, 并取髂骨块植骨, 植骨块周围植入取出的距骨松质骨; 5 例距骨硬化坏死者, 复位距骨; 距骨颈部骨折者, 颈部留于原位,将距骨体复位 均去除胫距关节软骨行胫距及跟距融合,并取髂骨松质骨植骨, 促进融合。

术中均见不同程度肌腱粘连, 影响足部活动, 均予松解 术中应特别注意皮肤软组织的保护, 防止术后坏死。对4例距骨部分外露者,2例因骨折块复位,软组织能覆盖骨及肌腱, 经换药后植皮处理; 2例覆盖困难,行同期皮瓣转移覆盖,经换药后均一期愈合本组均使用克氏针拉力螺钉固定。

术后4 例辅以石膏托固定, 效果良好, 均未使用外固定支架, 避免了外固定支架带来的不便及其护理问题也未使用钢板, 减少了感染的发生, 经随访未发现未融合及断钉等问题。

术后均指导趾间 跖趾关节功能锻炼, 防止肌腱粘连, 但取内固定时仍发现3 例有踇长屈肌,趾长屈肌粘连, 以距骨后内侧脱位者多, 以两例较重, 取内固定同时给予松解, 术后明显改善了跛行程度本组除。2 例有长距离行走后疼痛感外,所有患者均恢复日常生活,劳动能力,但多有轻度跛行。

随访期间未发现明显周围关节退变 X 线表现综上所述,陈旧性距骨骨折脱位骨质疏松及距骨坏死发生率高,行手术复位,踝关节融合,克氏针拉力螺钉固定,皮瓣转移修复,配合肌腱松解,融合率高,临床效果优良,技术难度不大,较踝关节置换有更广的适应证,更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临床效果良好,没有踝关节置换软组织条件的限制及感染,假体使用寿命等问题。

作者:解放军62医院骨科 孔德文

来源:西南国防医药2014年3月第24卷第3期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