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起因于一系列的基因变化(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健康细胞逐渐癌变,首先形成早期肿瘤即息肉,可能会最终变成恶性肿瘤。阿司匹林用于结直肠癌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研究已经持续很长时间,各项研究众说纷纭,有的研究认为阿司匹林可以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有的研究则认为并非所有结直肠癌患者会从阿司匹林中获益。如此看来,结直肠癌患者对于阿司匹林的治疗使用,真是“爱在心口难开”。
※最新研究:阿司匹林或延长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寿命
近期,刊登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能有助部分结肠癌患者改善生存预期。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对2002年至2008年间接受手术的999名结肠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服用阿司匹林的182名患者死亡率为37.9%,而未服用阿司匹林的817名患者死亡率为48.5%。这一数据显示,阿司匹林对结肠癌患者有益。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如果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存在一种叫做HLA-I的特殊抗原,那么阿司匹林的辅助治疗“最有效”。反之,则可能没有效果。因此,对诊断为结肠癌且肿瘤表达HLA-I抗原的患者而言,使用阿司匹林可改善他们的预期寿命。
随刊评论:在该杂志配发的评论文章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艾尔弗雷德·诺伊格特博士指出,新诊断出的结肠癌患者或其家人经常询问,除正常的医疗方案外,患者还应做些什么。他此前从未推荐过阿司匹林,但现在准备这么做。
※特定人群研究:小剂量隔日服用阿司匹林可能降低女性肠癌危险
发表于《Ann Intern Med》的一项研究评估了隔日服用阿司匹林与患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相关文献:Ann Intern Med 2013)。
这项研究选取了1993-1996年间女性健康研究中33682例年龄≥45岁的女性,并随机给予阿司匹林(100 mg、隔日)或安慰剂至2004年。该研究中位随访10年的结果显示,上述阿司匹林的应用与受试者总体癌症(HR=0.97)、乳腺癌(HR=0.98)或肺癌(HR=1.04)患病危险无显著相关性。不过,阿司匹林组的结直肠癌(CRC,HR=0.80,P=0.021)、尤其是近端结肠癌(HR=0.73,P=0.022)的发生危险显著降低。但阿司匹林组更常见胃肠道出血和溃疡。
专家观点:虽然阿司匹林有胃肠出血和溃疡的危险,但考虑到其还可能预防心脏病和卒中发作,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来权衡利弊。然而,因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及其与女性死亡危险关系的证据尚不足,应慎重考虑是否将其广泛用于健康中年女性。
※队列研究:阿司匹林并未延长结肠癌生存
一项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杂志中的研究显示:结肠癌患者在诊断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并不能延长生存(相关文献:Gastroenterology 2014 )。
既往很多研究已经评估过阿司匹林对结肠癌患者的作用,并发现抗炎药能够改善一些结肠癌的生存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其抗血小板的活性。其它一些研究发现,在诊断结肠癌后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但是这些作用在诊断结肠癌前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身上并未发现。
该研究通过巢式病例对照分析,对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库中的4794名已经诊断为结肠癌的患者进行了分析,探究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生存率的相关性。
来自北爱尔兰的Chris Cardwell教授及其同事比较了死于结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时间和癌症部位情况,对照组为诊断后存活时间相同的人。阿司匹林剂量≤75mg被认为是小剂量。纳入癌症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手术、化疗、放疗的治疗,吸烟,饮酒,身体质量指数,他汀类和二甲双胍类药物使用以及并发症情况调整数据。研究者还进行了二次分析,根据患者分期和肿瘤分级限定数据,并根据分期,分级和吸烟状况对数据进行校正。平均随访7.2年,平均死亡时间3年。
研究中死于结肠癌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疾病分期和分级更高,接受过化疗和放疗的比例更高,接受手术的比例更低。同时,吸烟,患有心衰和周围性血管疾病的比例更高。研究组发现,服用阿司匹林与结肠癌特异死亡率和直肠癌特异死亡率无关。因为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的癌症部分无相关性,因此也无差别。
※会议研究1:2014ASCO GI——阿司匹林或不能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
长期的证据已经表明阿司匹林有助于预防结直肠腺瘤和癌,可能降低结直肠癌相关的死亡率。一些文献数据也建议阿司匹林可以作为PIK3CA基因突变的肿瘤患者亚型的“靶向治疗”。然而,一项发表在2014年胃肠道癌症研讨会上的新研究未能发现阿司匹林与PIK3CA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获益之间具有相关性。
※会议研究2:[ESMO2013]——并非所有结肠癌都获益于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近日研究人员揭开了冰山一角,为何种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获益的可能性最大提供了新的思路。2013年欧洲癌症大会上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可改善肿瘤表达HLAⅠ类基因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来源:医脉通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