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慢性乙肝患者对恩替卡韦原发性无应答:AASLD指南 Vs EASL指南

2014-4-10 11:3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3|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口服药物原发性无应答作为停止治疗的标准是普遍接受的。近期发表在《Hepatology》的一项研究调查了目前美国的AASLD指南和欧洲的EASL指南提出的原发性无应答的概念是否适用于...

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口服药物原发性无应答作为停止治疗的标准是普遍接受的。近期发表在《Hepatology》的一项研究调查了目前美国的AASLD指南和欧洲的EASL指南提出的原发性无应答的概念是否适用于恩替卡韦治疗。

研究方法

我们将1254位初治的患者纳入了研究,这些患者在治疗前乙肝病毒DNA浓度>2,000 IU/mL。这些患者应用恩替卡韦0.5 mg/天,治疗超过了6个月。AASLD指南规定的原发性无应答的定义为治疗6个月后乙肝病毒DNA<2 lg,而EASL指南规定的定义为治疗3个月后乙肝病毒DNA<1 lg。我们比较了有无原发性无应答的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的累积概率(VR; HBV DNA of <15 IU/mL)。

研究结果

原发性应答的患者(AASLD指南标准)达到病毒学缓解的时间的中位数(12个月)明显短于无应答的患者(24个月,P = 0.004)。但是两组中患者54个月时达到病毒学缓解的累积概率相似,分别为95.8%和100%。应用EASL指南标准,两组中患者达到病毒学缓解的时间和累积概率没有明显差异。72个月时,正在治疗的患者中有18位出现了病毒学冲破,累积概率为5.6%。13/18(72.2%)位患者对恩替卡韦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患者用两种指南都归类为原发性应答者。

结论

长期应用恩替卡韦治疗一般能使初治患者达到病毒学缓解,尽管原发性无应答的患者达到病毒学缓解的时间较长。目前原发性无应答的患者更改治疗方案的指南需要稍作修改从而反映出不同药物的抗病毒疗效和出现抗药性的风险的不同。

来源:医脉通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