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一大早,胡佩兰爱心诊所就来了前来就诊的患者
4月8日早上一大早,郑州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佩兰爱心诊所里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百岁仁医胡佩兰的学生唐利平正在问诊。
“你的药吃完了吗?可得按时吃,每天都得吃,过段时间情况就会好转,别担心。”跟随老人学医26年的唐利平,把胡佩兰的教诲记在心间,对待病人犹如家人。她说,老师从来都是心里装着病人,直到到她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
“病人看完了,回家吧……”1月22日,“感动中国人物”98岁的胡佩兰耗尽了最后一丝心血,离开了这个世界。
仁医大爱薪火相传。4月4日,胡佩兰的儿子胡大一在母亲曾经坐诊过的地方挂牌胡佩兰爱心门诊,同时 “胡大一心脑血管病康复中心” 启动,继续为病人义诊看病。
“母亲离世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学习和传承她的精神。”胡大一说,自己希望通过建立爱心门诊和心脏康复中心,能将母亲的精神传承下去,同时也能探索出社区心脏康复的服务模式。
据了解,经胡大一协调,由国内200余名医学专家组成的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大医博爱志愿者服务总队”,每月将至少安排2名专家到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社区义诊、会诊、坐诊,同时推广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心理处方、营养处方和戒烟处方等“五个处方”,推动心脏康复在社区落地,探索心脏康复在社区工作模式。
如今,在郑州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胡大一及北京来的专家外,胡佩兰生前的学生和同事也在传递着仁医的精神。
中午12点12分,一楼西头的胡大一心脏康复中心的预检分诊室里,70多岁的张医生还没下班。“最后一个了,看完就下班”。 和胡佩兰同事一二十年的老张说起胡佩兰头头是道,“她是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我们啊。”
1991年,樊秋玲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从老人那里学到的是“宁愿委屈自己,不能委屈病人”。“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我们对待患者要有爱心,有耐心。”
手捧着盒饭的护士长吴良敏告诉记者,医院所有新来医护人员上的第一课就是胡佩兰的“医德”课。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2014年,胡佩兰老人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组委会如是评价。
胡佩兰老人虽然走了,可是她的精神似乎永远不会磨灭。
来源:人民网-河南分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