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温岭“10·25”杀医案二审公开宣判,维持原判对被告人连恩青的死刑判决。医患关系再度成为舆论聚焦热点。“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是患者们对如今看病过程的形容,那么在这3分钟里,医生做了些什么?他们的日常工作状态究竟是怎样的?他们最担心什么,又承受着什么?近日,记者来到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喉科,零距离感受医生半日工作全过程。
坐诊一上午 看了53位病人
7:00,一中心耳鼻喉科主任程岩早早地来到医院病房,这里刚刚做过手术的患者正在等待她来做术后检查,1个小时中,她要查遍所有病床,为需要调整用药的患者下新医嘱。时针快步入8点钟,一天正式工作的时间开始了,这天上午是出门诊的日子,用程岩的话说,是个最不好“挨”的活。她笑着叹口气,自我鼓励似地高声道:“走!先喝口水去个洗手间,一会儿坐到医生工作台那就去不成了。”别看她个头儿不高,动作甚是爽利,三步并作两步地下了楼。
来自塘沽的患者侯宝娣为了能看上程岩的号,早上5点钟便出门了,在她7点钟到达医院时,医院门诊大厅已有不少人排队等待挂号。7:30挂号开始,侯宝娣顺利挂到了程岩主任的号,由于前25个号属于预约患者,导诊护士告诉她,预计最早她能在9点多钟看上病。她说:“等2个多小时不算什么,上次8点钟来看病,挂号时间才开始半小时,这位主任就停号了。”
不到8:00,耳鼻喉科候诊区早已坐满了患者。程岩走进诊室,等她戴上额镜、开启设备台,诊室里已进来了三四位患者及家属。她立即在医生工作台上启动候诊区的叫号系统,转头接待首位患者,这是一位复诊患者,在一问一答和简单检查后,程岩高兴地告诉患者术腔恢复良好,而整个就诊过程用时仅3分钟。
9:20,叫号系统叫到了侯宝娣,此时患有严重中耳炎的她,已经因头部晕眩吐了两次,“中耳炎已经15年了,右耳天天都会流脓,这两周人总是晕晕的,耳朵里总能听见呼呼风声,睡觉都睡不着。”程岩听着侯宝娣叙述病情,又仔细地查看患者带来的各种影像图,略思考一会儿,说出她认为的两种病因,并建议侯宝娣再做一项检查辅助诊断病情,就诊过程用时8分钟。
13:00,程岩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中午1时,超时工作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她说:“不吃午饭,也要把所有病人看完了,这早成了医疗界不成文的行规。”这一上午,程岩一共看了53位病人,粗略计算,每人的诊疗时间在6分钟左右。记者随机询问了十多位患者,他们中多数人就诊前都要等上两三个小时,而就诊时间则在3分钟至10分钟不等。
提高嗓门问诊 没空喝水更没空去厕所
即便能够快速处理病患,即便每位患者停留的时间不过短短几分钟,可是一上午时间,程岩连喘歇的机会都没有。诊室内常常出现几位患者同时问诊的“混乱”场面:一位坐在就诊台上的病人刚刚念叨了一遍自己的病情;上一位做完听力检查的患者就向程岩递来刚刚出炉的检查片子;前一个刚好取完药的患者回来询问用药禁忌;今日来复查没挂上号的患者又来请她加号……杂乱无序的工作像潮水一样,不间断地涌进这间小诊室,程岩先处理要紧的患者,总能一一将事情安排妥当。她说:“耳鼻喉科的诊疗流程比较麻烦,患者通常都要先去拍个片子,医生才能准确判断病情,因此就诊过程会分成两段,医生要随时处理看了一半病的患者。”
天津人说话的声调本是降调,而整个就诊过程中,程岩却保持着声调不停地与患者对话,遇到耳背的患者,声音还要再提高几度。除了有副好嗓子,程岩还要有好耐力,一上午她没喝过一口水,也没去过卫生间,不断进来的患者让她甚至连站起身来直直腰的机会都没有。她说:“说一上午话,嗓子都快哑了。比起出门诊,我更愿意做手术,起码手术间隙还能休息一会儿。出门诊就是‘连轴转’,没空喝水,所以我也根本不带水杯,不过这种快速高压的工作节奏我早就习惯了。”
程岩的主任号通常开诊半个小时就停号了。她说:“没办法,根本就看不完。都说患者看病难,其实大夫工作也难。我知道很多患者排队候诊就要两三个小时,可医生诊断起来只用几分钟,那是因为后面排着几十位患者呢。在美国,一位医生一上午只需要看10-15位病人,后面的患者除非是紧急病患否则只能一直等着,自然每位患者与医生的沟通时间会比较长。但我们的现状是,即便我不停地为患者看病,加班加点到中午1点,也无法看完今日求诊的所有患者。具体到每位患者身上,我只能力求言简意赅地说出重点,为患者尽快治好疾病。”
医生:很多疾病医学也无能为力
就在门诊病人快看完的时候,一位患者面带羞涩地走进来,程岩一眼便看出这是老病人郝诚(化名),赶忙招呼他坐下。郝诚曾患有外伤性鼓膜穿孔,术后受伤的鼓膜一直未复原,程岩建议他做鼓膜贴补或再观察,他选择了再观察。近日,他有坐飞机出国的计划,希望医生能告诉他坐飞机后会不会影响受伤鼓膜的生长。可是,两人交流了5分钟,依旧无果。原来,郝诚既不想放弃出国计划,又不想做鼓膜贴补术,他看到网上说坐飞机后不会对受伤鼓膜造成影响,只想让医生确认一下。
程岩无奈地笑着说:“我最怕的就是郝诚这样的病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只听从他们认为对的医嘱,希望大夫为他们的想法负责。患者有治疗想法是社会知识水平的进步,但也隐含着对医生的不信任,这样的医患间最容易产生矛盾。”程岩认为,其实医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治疗部分疾病,不能预测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比如临床上,患者开始表现出分泌性中耳炎,可没过两个月,又出现了视力下降的问题,这其实是全身的免疫性疾病。
说到现今紧张的医患关系,程岩郁闷地摇了摇头,她说:“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花钱就必须治好病,医生看病就必须一次性诊断清楚。这是不客观的,因为很多疾病都是现有医学无能为力的,还需要医学界继续探索认知。其实,绝大多数医生都是正直的,因为治愈的患者多,自然职业口碑好,那么慕名而来的患者就会更多,这是一种良性反馈。这个简单的道理才是医生们秉持的职业正道,希望患者能够理解尊重医生,让我们的医疗环境充满信任、更加健康。”
记者手记:
医术再高超也没法“保证”
每个患者心里都有对医生不同的期待和挑剔,有的人希望能用最少的费用解除病痛,有的人希望能与医生多交流全面了解自身病情,还有的人认为医生必须“保证”治好病,患者才能燃起战胜病魔的信心。每每遇到让医生“写保证书”的患者,程岩都要先给他们上一课。从医30多年的经历让她明确了一点,医学是经验科学,即便是拥有高超医术的医生也无法知道疾病的发展方向,“保证”是没有依据的。
患者看病累,早早地来到医院排队挂号,动辄就是两三个小时的候诊时间。而坐在诊室里医生也不轻松,诊疗过程常常紧张而忙碌,一边应对着几位患者此起彼伏的询问声,一边心里还要掐指算算外面几十位候诊患者今天是否看上病。压力一直在心间。程岩已是本市耳鼻喉领域的著名专家,但压力涌来时,她也会抱怨一句“做医生有什么好”,可只要看到患者,她认真严谨的风格就会迅速回归。她说:“只要当医生一天,就要把病人看好,对得起他们对我的信任。”
来源:天津北方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