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FICC2014]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和外科治疗新进展

2014-4-17 09: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2|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颈动脉重建术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针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病变)及颈动脉支架术(针对颅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病变)。对于颅内动脉狭窄,2012国际卒中大会...

颈动脉重建术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针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病变)及颈动脉支架术(针对颅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病变)。

对于颅内动脉狭窄,2012国际卒中大会最新公布SAMMPRIS研究结果显示,CAS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不优于药物治疗。而卒中介入治疗Ⅲ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溶栓后行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单用静脉溶栓治疗相比,并未使中、重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获益。MR RIESCUE试验也证实机械取栓和标准药物治疗组在临床转归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故目前国际上对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的金标准仍是药物治疗。

对于颅外动脉狭窄,已有研究(NASCET、ACAS和ECST等试验)显示,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程度>70%的患者的中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内科治疗,是—种成效显著、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关于CEA与CAS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近几年国际上也陆续公布了几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著名的有以下5个研究:

(1)SAPPHIRFJ研究,表明CEA高危患者采取CEA或CAS治疗后近期死亡率和中风发生率相当;

(2)SPACE试验,证实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TIA或轻度卒中患者接受CEA或CAS治疗后同侧觖血性卒中或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前述2项研究提示CAS并没有显示出比CEA有更多的优势。

(3)EVA-3S研究,提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60%的患者接受CAS治疗后卒中和死亡率均高于CEA。

(4)ICSS研究,表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CEA术后30 d死亡和中风发生率低于CAS。

(5)CRFST试验,提示CEA术后36d卒中/死亡/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CAS。前述研究表明,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美国心脏学会(AHA)已将CEA定位为I级推荐、A级证据,而CAS为B级证据。因此,我国卫生部在2013年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对发现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应请外科医师会诊,具备CEA手术指征且无明显禁忌者应手术治疗。

来源:FICC2014每日会讯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