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在2014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年会上,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大会专题报告包括:肥胖症和NAFLD的流行病学及其危害,减肥及其对糖尿病(DM)和NAFLD的改善作用,脂肪毒性(特别是胆固醇)和肠道菌群在NAFLD发病中的作用,代谢组学及肝脏弹性检测等无创诊断技术在包括NAFLD等慢性肝病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重要性以及NAFLD的治疗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段晓燕教授和范建高教授撷取部分体现最新研究进展的重点内容予以介绍。
NAFLD或为糖尿病重要危险因素
至今,仅有数项NAFLD对DM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报告,并且鲜见通过改善NAFLD来预防或延缓DM发生的文献。
少量饮酒或不与脂肪肝患病率降低独立相关
自噬缺陷似可促进肝损伤但益于脂代谢
结果显示,正常饲料喂养时,基因缺陷小鼠肝重/体重比、肝酶水平显著高于野生鼠。野生鼠肝组织学正常并出现禁食诱导性肝脂肪变,而基因缺陷小鼠出现肝细胞肿大、炎症、(前)凋亡细胞、明显胆管反应,且其肝纤维化面积、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星形细胞数显著增加、脂滴缺乏,同时血清甘油三酯显著减少,高密度脂蛋白(HDL)和总胆固醇增加。MCDD喂养的野生鼠尽管在肝脂肪含量上与正常饲料喂养野生鼠差别不大,但肝重/体重比和肝细胞损伤显著增加。MCDD喂养基因缺陷鼠的组织学损伤最为严重且肝纤维化显著较多,且虽然有肝脂滴,但明显少于MCDD喂养的野生鼠。
钙离子非依赖性磷脂酶A2β(iPLA2β)缺陷或可改善肝脏脂代谢
iPLA2β可将磷脂水解为溶血卵磷脂和脂肪酸。在体外培养细胞中,溶血卵磷脂可诱导脂肪酸和磷脂合成。德国学者沙米利特拉特(Chamulitrat)等既往曾报告iPLA2β全基因缺陷可使iPLA2β、瘦素单基因或双基因同时敲除小鼠的肝重及肝甘油三酯含量降低。本次大会,Chamulitrat报告iPLA2β参与脂肪肝调节过程磷脂与脂肪酸的代谢,其缺乏可抑制衰老过程中及瘦素缺乏时脂肪肝的发生及脂肪酸水平增加。
β7-整合素及其受体MAdCAM-1或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疗新靶点 NASH的发生与白细胞浸润的相关性还不清楚。
线粒体完整性与肝功能密切相关
线粒体动力学和功能的调节依赖于各种蛋白质,如抑素蛋白(Phb1和Phb2)。Phb功能障碍与衰老、癌症、肥胖和炎症相关。肝Phb1缺失小鼠可表现为肝损伤和肝细胞癌。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