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Diabetes Car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微量白蛋白尿(MA)是一种心血管疾病风险标志物,当血糖、血脂和血压均已达到指南推荐的管理目标时,应注意每一年监测一次或两次微量白蛋白尿,以预防大量蛋白尿或延缓肾脏疾病进展。
该研究回顾了伴有心血管风险和肾脏疾病进展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MA)的试验研究数据(微量白蛋白尿:尿蛋白达到30-299mg/天),并探讨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病理生理机制。 数据来源为1964年以来被PubMed收录的并在英文同行评审期刊上的文献。入选的试验研究随访时间需≥1年,并且为研究微量白蛋白尿与心血管或肾脏疾病预后的随机试验、荟萃分析/系统综述或大型观察性队列研究。 图1 蛋白尿的疾病谱及其与心血管风险和肾病发病的关系 图2 微量白蛋白尿的疾病谱及其作为炎症标志物的的作用
结果显示,微量白蛋白尿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风险标志物,并可能是肾脏疾病进展的风险标志物。但仅靠微量白蛋白尿的存在还不足以确诊肾脏疾病,尤其是在肾小球滤过率> 60 mL/min/1.73 m2时。在血压及其他风险因素得以控制的情况下,微量白蛋白尿升高,预示着肾脏疾病进展及预后不良。在糖尿病早期,对风险因素的积极管理应强调血糖和血压的达标,这对延缓肾脏疾病进展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非常重要。
研究人员在结论中写道,最新进展使我们对普通人群和糖尿病患者人群中微量白蛋白尿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的指南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或慢性肾病患者每年应进行微量白蛋白尿评估。高风险的患者,如肥胖患者、非洲裔美国人、或有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包括慢性肾脏病家族史)的患者应重点监测微量白蛋白尿。
对出现MA的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应优先达到目标血压(<140/80mmHg)和目标糖化血红蛋白(<7%)。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全国肾脏基金会(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的最新指南均强烈推荐使用阻断RAS的降压药物,如ACEI和ARB,作为尿蛋白水平> 300 mg /天但非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但是,请记住,如果不能严格遵守低钠饮食的话,这些药物将无法实现最大的抗蛋白尿作用。
来源:医脉通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