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世界心脏病学大会的一篇口头报告摘要中,来自我国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研究者探讨了中国射血分数减少型慢性心衰(CHF-REF)患者的当前治疗状态,评估了此类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分析了全因死亡和心脏性猝死(SCD)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表明,尽管中国CHF-REF患者(尤其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过了当前的标准治疗,但其预后仍然较差。应辨别CHF-REF患者全因死亡和SCD的预测因素,以更好的评估这些患者的预后。
研究概要
该研究纳入10所医院的2368例CHF-REF患者,其中2154例患者有完整的随访数据。对两种病原学亚组[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进行了分类。分析患者的临床数据和长期预后情况。
结果显示,在中期随访52个月后,850例(39.46%)患者死亡,这其中302例(35.53%)发生了SCD。与ICM患者相比,DCM患者的全因死亡和SCD未校正发生率较高,但在校正联合变量后两亚组的死亡率相似。
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为主导处方药的比率分别为65.97%、74.61%、68.29%和74.37%。
多变量分析显示,NYHA分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VT/VF)、QRS间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肌酐为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而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与预后较佳具有相关性。VT/VF持续发作对SCD的预测价值最高(HR4.230,P<0.001)。DCM和ICM患者死亡的预测因子不同。
摘要标题: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term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in China(摘要号为0049)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