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PRK术后使用0.1%地塞米松眼液3~6个月引起的眼压变化,我们总结和分析了506例941只眼术后6个月以上的随访资料,发现有148例257只眼(27.31%)眼压升高,范围在3.24~6.23kPa,平均4.23kPa。最早出现眼压升高的时间在用药后2周,大多数在1个月。
有23例双眼眼压升高的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眼球胀痛、虹视等自觉症状。其他病例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在停用激素和抗青光眼治疗3~7天后,绝大多数患者眼压得到控制。有1例有轻度的视野受损。对于临床上使用激素类眼液2周以上的患者应密切注意激素性高眼压问题。
利用波长为193nm的准分子激光来治疗近视眼(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的方法,以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手术的安全性逐渐为广大的眼科医生所接受,随着国内PRK的逐步开展,有关PRK术后并发症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PRK术后要用激素类眼液来控制角膜切削面的组织增生,且一般要使用3个月以上,这样由激素所致的高眼压就成为干扰PRK术后治疗、影响PRK疗效的主要因素。本文报告我院PRK术后有6个月随访资料的506例941只眼的眼压变化情况,以其了解PRK术后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特点及临床规律,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临床资料
病人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接受PRK手术,术前严格按PRK手术的适应证选择病人,经过术前检查排除青光眼和其它器质性眼病。本组病人年龄18~46岁,平均26.2岁,男性243例443只眼,女性263例498只眼;术前矫正视力均大于0.8,眼压1.94~2.74kPa,无青光眼眼底改变,否认青光眼病史和家族史。
治疗采用美国Laser Sight公司生产的Compak-20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机,术毕双眼包扎3天,角膜上皮完全修复后开始使用激素类和抗生素眼液。
对于个别病人用药方法视其屈光状态作相应调整,如术前屈光度低,术后用激素眼液的时间相对缩短,如术后屈光度回退明显,应增加激素类眼液的用量和延长使用时间。病人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复查视力、屈光度、角膜增生情况和眼压。
结果
在经治的941只眼中发现眼压升高257只眼(27.31%),其中双眼109例218只眼,单眼39例。眼压升高的范围在3.24~6.23kPa之间,平均4.23kPa。
最早出现眼压升高的时间在用药后2周,最晚在5个月,大多数在1~3个月。有23例双眼眼压升高的病人出现视力下降、眼球胀痛、虹视等症状,其中3例6只眼在体检时发现有角膜上皮雾状水肿,其余125例病人没有任何自觉症状。
一旦发现病人眼压升高,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治疗:①降低地塞米松眼液的浓度和滴用次数或暂时停用;②用0.5%噻吗心安眼液降低眼压;③加用醋氮酰胺和小苏打控制高眼压。
经过积极治疗,眼压一般在1周左右恢复正常。有1例病人双眼在术后1个月时出现眼压升高,经过治疗眼压波动在1.94~4.96kPa之间,术后5个月停用地塞米松眼液,但眼压仍需用0.5%噻吗心安眼液和醋氮酰胺控制,术后7个月仅用0.5%噻吗心安眼液控制眼压。
术后1年时停用降压药,眼压正常,右眼眼底视乳头颞侧颜色淡,杯盘比0.4,左眼眼底未见异常,双眼电脑视野分析结果显示右眼鼻下方周边部部分视野受损,经半年的随访观察眼压正常、视野无变化。
讨论
自Francois在1954年首次报道眼部使用氢化可的松导致激素性青光眼以来,先后出现了静脉、口服、皮肤、眼睑外用和鼻腔吸入激素类药物引起高眼压的报道,部分病人出现了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国内也有少数长期使用0.1%地塞米松眼液引起眼压升高,甚至视野受损的病例报告。
激素引起正常人群眼压升高的比例依据不同的激素类型而有不同,据Armaly等报告0.1%地塞米松眼液在正常人群中引起眼压升高的比例在30%~40%。本组病例激素性高眼压的比例为27.3%,年龄、性别无差异。激素类眼液引起眼压升高的时间最早在用药后2周,多数在1~3个月,最晚在5个月时发生。
临床上常常只有眼压升高而不出现眼睛红、痛等自觉症状,即使出现视神经萎缩,视乳头变白也不形成凹陷,视野的改变也没有特异性。本组病人中有23例(15.5%)出现眼痛、虹视等自觉症状,有1例因长期的高眼压而出现轻度的视野受损。
大多数病人系在复查中发现眼压升高,因此对于长期使用激素眼液的病人应当密切观察病人的眼压变化,防止漏诊。激素性高眼压大多数经停药即可恢复正常,少数病人需用降眼压的眼液或口服药,极个别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野受损。
关于激素性高眼压的发生机制目前多数学者认同Francois的观点,激素影响粘多糖代谢,阻止溶酶体与房角中的粘多糖接触,后者因不能代谢分解而积聚于小梁网,使房水流出阻力增加致眼压升高。
另外一种观点是Becker的遗传学说,该学说认为激素性青光眼与开角型青光眼由共同的基因决定,纯合子同开角型青光眼有关,而杂合子或基因携带者同激素性青光眼有关。
我们观察到有许多连续使用激素类眼液6个多月而眼压一直保持正常的病人,表明了激素性青光眼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遗传因素可能是激素性青光眼发病的主要原因。
来源:医学论文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