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儿童期肥胖可预测成年后心血管风险

2014-5-12 11: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7|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对于超重但代谢正常的青少年,成年后出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以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仍会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已于4月17日在线发表在《DiabetesCare》杂志上(Diab.C...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对于超重但代谢正常的青少年,成年后出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以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仍会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已于4月17日在线发表在《Diabetes Care》杂志上(Diab. Care 2014 April 14 [doi: 10.2337/dc14-0008])。

这项正在进行的“芬兰年轻人心血管风险研究”是追踪儿童期至成年期心血管风险的规模最大的随访研究之一。其主要目标是确定儿童期生活方式以及生物学和心理学指标对于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这项研究始于1980年,此后就一直对3,596名年轻人进行追踪随访,受访者最初参与研究时只有3~18岁,不过接受随访的人数在逐年减少。2007年,共有2,204名受访者接受了随访检查。最近一次随访是在2011年,随访内容包括血样检查和问卷调查,但没有获取超声数据。

对于本次研究,芬兰图尔库大学的Juha Koskinen博士及其同事以1,617名年轻人为分析对象,这些年轻人1986年时的平均年龄为16岁。研究者根据基线心血管危险因素,将该队列分成了四组:

•第1组:体重正常,没有代谢问题。

•第2组:体重正常,至少存在一种代谢问题,比如血压、血糖、甘油三酯升高,HDL胆固醇降低,LDL胆固醇升高。

•第3组:超重/肥胖,没有代谢问题。

•第4组:超重/肥胖,至少存在一种代谢问题。

研究者评估了这些年轻人21年后发生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超声测量结果来确定)的风险,以及21~25年后发生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21年随访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按基线分组情况呈现出线性增加趋势,超重/肥胖者(第3组和第4组)的测量结果显著大于第1组。根据基线血糖、甘油三酯、血脂、收缩压、吸烟史、心脏病家族史等因素校正之后,第1组与第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余所有分组之间的比较都仍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年随访时,与体重和代谢情况均正常的受访者相比,基线超重但代谢正常的受访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几率是前者的2倍,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是前者的6倍。

基线超重且存在代谢问题的受访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几率是前者的3倍以上,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也是前者的3倍。

Koskinen博士及其同事写道:“分析结果表明,儿童期超重者未来出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的风险会增加,哪怕他们年轻时并不存在代谢紊乱。这一结果将有助于筛查中的临床决策以及儿童超重/肥胖的管理。”

作者总结道:“我们的分析结果支持无论代谢情况如何,都应该鼓励年轻人避免超重/肥胖。” 研究者指出,虽然儿童期代谢危险因素对成年后的心血管风险影响很大,但仅肥胖这一个因素也是很强的预测因子。

来源:爱思维尔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