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AAN2014]美国神经病学会年会研究之肌痛、包涵体肌炎

2014-5-12 11:1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一)ANO5基因缺失所致的肌痛伴高CK血症患者49岁阿拉伯男性,来自于近亲婚配家庭,主诉静息下肌痛5年,轻度活动后加重,并有过一次无诱因的肌红蛋白尿。查体可见四肢肌肉无力。血清CK1,250-2,0...

(一)ANO5基因缺失所致的肌痛伴高CK血症

患者49岁阿拉伯男性,来自于近亲婚配家庭,主诉静息下肌痛5年,轻度活动后加重,并有过一次无诱因的肌红蛋白尿。查体可见四肢肌肉无力。血清CK 1,250 -2,000 U/L 。

炎性指标和代谢指标正常。肌电图和心脏检查基本正常。腓肠肌活检提示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混合损害,部分肌纤维有镶边空泡,并伴有间质内轻度非特异性淀粉样物质沉积。股内肌活检则显示轻度非特异性肌源性损害,无淀粉样物质沉积。

Dysferlin蛋白免疫组化(-),糖原相关酶学(-),CPT-II(-)。系统淀粉样变无支持证据。肌肉MRI提示下肢远端肌肉明显T2高信号,尤其是大腿内收肌和腓肠肌。ANO5基因检查提示外显子13到17间有11.9kb的纯合缺失。

通过本例病人说明Anoctamin缺陷肌病可表现为肌痛和高CK而与代谢性肌病相混淆。肌肉间质内淀粉样物质沉积可提示本病可能。

Anoctamin-5 (ANO5)是一种胞内钙离子激活氯离子通道,ANO5基因的隐性突变可引起一系列肌病谱系,从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L到远端肌病到无症状高CK血症,均有文献报道。淀粉样物质在肌细胞间质的沉积可作为诊断线索。

(二)包涵体肌炎的研究进展

一项迄今为止s-IBM人数最多的研究表明,41岁左右发病者的标准化死亡比为6.58,70岁以上者为4.82,病人的生存期较正常人群短。
‍‍
‍‍‍‍‍‍‍‍‍‍‍‍‍‍‍‍‍胞质5'核苷酸酶1A(NT5C1A)抗体是近来在s-IBM中发现的自身抗体,敏感性为49-53%,特异性高达94-96%,一项研究比较了抗体阳性和阴性s-IBM病人的临床特征,发现抗体阳性的病人起病年龄更早,吞咽困难更为多见。‍‍‍‍‍‍‍‍‍‍‍‍‍‍‍‍‍‍‍‍‍‍
‍‍‍‍‍‍‍
s-IBM属于CD8-MHC-I复合体阳性的炎性肌病,如何与其他炎性肌病鉴别有时非常困难。一项来自日本的研究表明肌纤维的p62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s-IBM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Dimachkie等设计了一个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评估热休克蛋白激动剂arimoclomol治疗s-IBM的疗效和安全性,在治疗8个月时虽然IBMFRS评分和MMT评分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但有改善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来源:神经科的那些事微信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