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HRS2014]常规ICD除颤阈值测试,是否有必要?

2014-5-13 09:1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3|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SIMPLE随机试验纳入2500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进行围术期除颤阈值测试(DFT)没有获益;DFT是安全的,但并不能提高电击传递的效果以及延长生存。首席研...

SIMPLE随机试验纳入2500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进行围术期除颤阈值测试(DFT)没有获益;DFT是安全的,但并不能提高电击传递的效果以及延长生存。首席研究员Jeffrey S Healey博士(汉密尔顿人口健康研究所)在2014年美国心律学会科学年会上报告了主要研究结果。

研究者指出,DFT测试在早期的ICD不可靠时可能有用,但在现代的ICD装置中只有偶尔出现的特殊情况下进行测试才有价值。

SIMPLE试验采用了非劣效性检验设计,主要终点是未进行DFT测试的患者发生不适当的点击或心律失常性死亡的几率低于进行DFT测试的患者;未显示出优势,而有显著的非劣效性。

Healey介绍,DFT的安全性通过两个复合终点进行了评估,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研究者认为,植入ICD时不进行常规测试应该是首选。在加拿大,80%的DFT测试是可以避免的。SIMPLE试验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临床实践。

研究概要

SIMPLE试验在18个国家进行,将首次经静脉植入ICD作为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进行围术期DFT检测组(n=1253)和不检测组(n=1247)。两组首次点击能量设置为31J。DFT检测流程要求至少1次成功终止室颤(1次17J点击或2次21J成功终止)。事件进行集中判断,平均随访3.1年,失访占1.7%。

主要终点年发生率未进行DFT检测组为7、2%,检测组为8.3%,HR为0.86 (95% CI 0.65–1.14; 非劣效性p<0.001,优效性 p=0.30)。DFT检测不增加主要安全性复合终点,包括任何DFT测试的相关并发症;次要安全性终点略有增加。

主要研究结果:安全性终点

a. 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缺氧脑损伤、系统性或肺栓塞、心衰、需要胸外按压或主动脉球囊泵、需要术中血管收缩剂、非择期插管、气胸、心脏穿孔、ICD感染、动脉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计划外ICU停留

b. 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缺氧脑损伤、系统性或肺栓塞、心衰、需要胸外按压或主动脉球囊泵、需要术中血管收缩剂、非择期插管、心脏穿孔、动脉并发症、吸入性肺炎

编译自:Steve Stiles. SIMPLE: Routine ICD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 Testing? Just Say No. Heartwire. May 09, 2014.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