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进行的最大最权威的研究表明,常规补氧对于卒中患者来说并未从该干预中获益。卒中补氧研究(SO2S)在第23届欧洲卒中大会(ESC)上公布。
该研究的牵头者,英国Keele大学Christine Roffe教授总结道:“在未选择卒中患者的情况下,常规低剂量补氧并不能改善预后。”
她在Medscape医学新闻中介绍:“我们的临床实践信息是,给予不大可能缺氧的卒中患者补充氧气是无意义的。然而,最好能发现他们是不是缺氧,如果是的话就进行补氧治疗。”
临床实践各不相同
她解释道,目前的临床实践因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而相差很大。
Roffe教授说:“很多救护人员给予常规吸氧,但指南随着这项研究的进行已经改变。当我们开始这项试验时,几乎所有患者都被给予常规吸氧,因此很少有人参加这项研究。”
自从指南在2008-2009年改变后,救护车上就很少给予吸氧,她说道。
她补充说:“我们现在提倡救护人员测量氧饱和度水平,如果浓度低的话仅给予吸氧。在医院也应该测量血氧饱和度,尤其是在氧浓度趋于下降的夜间。” 8000名患者
进行SO2S试验旨在确定对急性卒中患者进行72小时常规低剂量补氧能否改善患者预后,并进一步确定夜间补充氧气是否比连续补充氧气更有效。
试验将8000名急性卒中患者(在24小时内入院)随机分配至3组:(1)72小时连续吸氧组;(2)只在夜间给予吸氧组;(3)无常规吸氧组。治疗期间至少每6个小时测量一次氧饱和度。
在2个治疗组,通过鼻插管给予氧气,如果氧饱和度基线低于93%,给氧速度设定为3 L/min,如果氧饱和度基线高于93%,给氧速度设定为2 L/min。
Roffe教授指出,广泛的纳入标准允许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患者参加。
结果显示补氧治疗能提高氧饱和度水平。
表 SO2S: 氧饱和度水平
然而,主要结局指标为90天时改良Rankin量表的残疾水平。研究显示出一个中性结果,补氧组与对照组良好预后的比值比为1.04(95% 置信区间[CI],0.95-1.13)。
连续补氧组与夜间补氧组之间的比较也是中性的,两者之间良好预后的比值比为0.97(95% CI,0.88-1.07)。幸存者之间亦无差异。
进一步的分析将确定可能受益的患者亚组。
该会议的副主席,澳大利亚克劳利西澳大利亚大学的Graeme Hankey博士对该研究的研究人员进行了赞扬。
编译自:SO2S: No Benefit of Routine Oxygen in Acute Stroke.Medscape. May 09, 2014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