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表于5月14日《科学转化医学》(Sci Transl Med 14 May 2014:)的研究显示,SSRIs类抗抑郁药西酞普兰可减少阿尔茨海默病(AD)斑块内主要成分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进而延缓该病进程。
大脑斑块与AD所造成的记忆问题及其他认知损害密切相关,阻断斑块的形成或可减少该病患者精神状态的急剧下滑。作为AD斑块的主要成分,β-淀粉样蛋白由大脑正常活动生成。AD患者大脑中,该物质水平升高,并缠结成斑块。不过,认知正常个体的大脑中也可能出现斑块。
主要研究者、华盛顿大学神经科副教授John Cirrito博士先前开展的研究显示,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可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研究第一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Yvette Sheline医生同样将抗抑郁治疗与减少认知正常个体大脑中的斑块联系在一起。大部分抗抑郁药可保证5-HT在大脑内的正常循环,Cirrito和Sheline希望了解,这些药物能否阻断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过程,延缓AD进程。
在今天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在大脑已存在斑块的小鼠模型中对西酞普兰进行了测试。Jin-Moo Lee医生使用了双光子成像技术,在28天内追踪了小鼠AD样斑块的生长变化。结果显示,抗抑郁药使小鼠大脑中已经存在的斑块停止了生长,同时使新斑块的形成减少了78%。
在第二项研究中,科学家给予了23名受试者单剂的西酞普兰。这些受试者年龄介于18-50岁之间,认知功能正常,且没有抑郁情绪。研究者在给药24小时后测定了受试者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结果同样显示,该物质的生成下降了37%。
该研究也为此前的一项小鼠研究结果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2011年,研究者在年轻小鼠模型身上测试了多种抗抑郁药,这些小鼠将在日后罹患AD。结果显示,24小时后,抗抑郁药使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平均减少了25%。
尽管初步研究结果令人振奋,研究者指出,目前单独应用抗抑郁药延缓AD进程,时机尚不成熟。
“抗抑郁药可显著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生成,这一结果令人兴奋,”Cirrito博士称,“然而,尽管抗抑郁药总体耐受性良好,它们同样有风险及副作用。在完全确定这些药可延缓甚至阻滞AD进程之前,我们不值得冒这个风险。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目前,研究者正在从分子层面了解,5-HT是如何减少小鼠模型β-淀粉样蛋白生成的。
“我们还将针对年龄更大的小鼠开展为期2周的抗抑郁药治疗,”Sheline医生称,“如果其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水平下降,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一效应可以维持。”
信源:Antidepressant may slow Alzheimer’s disease,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