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胡大一:心血管医生应站在脑卒中防控的第一线

2014-5-20 09:1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6|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在2014中国脑卒中大会的高血压与卒中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指出,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已然迫在眉睫,而心血管医生应该站在脑卒中防控的第一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显示,...

在2014中国脑卒中大会的高血压与卒中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指出,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已然迫在眉睫,而心血管医生应该站在脑卒中防控的第一线。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显示,中国约有2.9亿人患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持续攀升,心血管病医疗费用让患者、家庭、社会不堪重负,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已然迫在眉睫。

其中,必须改变“前缺防,后缺管,得了心梗救治晚”的心血管病“堰塞湖”的现象。为此,医学目的须根本性调整。也就是要把医学发展的战略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高技术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进健康。简而言之,就是要注重预防,从根本上减少甚至避免心脑血管病等慢病和损伤的发生。

在这个过程中,心血管医生应站在脑卒中防控的第一线。心血管医生在脑卒中的预防中应发挥关键作用,在疾病发作前早预防,尽力干预,避免出现可能的悲剧;积极防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酗酒等多种高危因素;进行抗凝管理等。

血管性疾病有相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基础,心血管系统发生病变时,往往也伴随着脑血管病变。已有的证据充分表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半胱氨酸血症以及吸烟、酗酒等多种高危因素均可以同时引起心脑血管的异常,而当上述多种危险因素被纠正后,心血管风险下降同时脑卒中的风险随之显著下降。做好上述疾病的救治和预防,在疾病发作前预防并尽力干预,避免出现可能的悲剧,心血管医生责无旁贷。

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要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社会-心理的综合服务模式。现代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是整合医学平台,是推动医疗卫生改革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型杠杆的支点。在临床医生帮助下,对CVD患者提供综合长期的医疗关爱和服务,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现阶段心脏康复与过去单一运动处方不同,应把循证用药、心理处方、运动处方、戒烟处方、营养处方联合在一起,提供以患者为中心,团队为基础的综合服务和长期服务。

在信息技术时代、大数据时代,智能手机、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带来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当前医学体系面临着“创新性破坏”和“颠覆”。个体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升和多学科团队结合的整合医学模式,已在中国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体系探索实践中得以实施,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意义重大。新的时代,我们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要形成合力,努力积极推动医学变革和心脑血管病的防控。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