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小样本随机概念验证试验——PREVENT AF研究显示,在标准峡部消融治疗房扑(AFL)的基础上进行肺静脉隔离(PVI)消融,患者新诊断为房颤的几率大幅下降,已有房颤患者的房颤负担明显降低。预防性PVI消融的代价是患者进行了更多的手术而且受到的辐射更多,但不会出现更多的并发症。
Jonathan S Steinberg博士(纽约Valley医疗体系)指出,房扑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强有力的表明,几乎所有的房扑患者都会出现房颤。在AFL消融后大约1/3的患者还要根据房颤负担和症状接受肺静脉消融。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改进消融手术。
PREVENT AF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研究,探讨了预防性肺静脉隔离消融+峡部消融在房扑患者中的疗效。共纳入50例不伴房颤的持续性或阵发性房扑患者,比较单纯进行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间的峡部消融或肺静脉隔离消融+峡部消融的效果。主要结局是新发房颤。随访时间至少为1年。
肺静脉隔离消融+峡部消融组平均总手术时间为168分钟,是单纯峡部消融组的2倍多(p<0.0001)。平均总透视时间为27.5分钟,是单纯峡部消融组(6.2分钟)的4倍多(p<0.0001)。手术均取得了成功,未发现房扑复发。
在观察期(Blanking period),两组房颤负担相似;但在12个月时单纯峡部消融组的新发房颤的比例明显高于肺静脉隔离消融+峡部消融组,HR为8.719 (p=0.003)。 主要研究结果
单纯峡部消融组中有32%需要再次消融,而肺静脉隔离消融+峡部消融组则不需要再次消融(P=0.004);此外,与单纯峡部消融组相比,肺静脉隔离消融+峡部消融组患者因症状性房颤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比例减少(8% vs. 40%,P=0.005) 单变量分析表明,肺静脉隔离消融是不发生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OR为0.12,(95%CI 0.03-0.53)。女性是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OR为3.57(95%CI 1.03-12.43) Steinberg指出,在预防性肺静脉隔离消融这一新的治疗引入临床实践之前,需要首先进行验证。虽然我们已经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它可以成功地减少房颤发病率,但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结果来证实。
来源:医脉通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