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荟萃分析显示,接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使用吗啡可能延缓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药的起效时间,因此有可能使患者暴露于风险之中。
Guido Parodi博士(意大利佛罗伦萨Careggi医院)在2014年欧洲血运重建大会(EuroPCR2014)上报告了该研究结果。他强调,研究仅观察了血小板反应性而不是临床事件硬终点,但是医生也应注意新型P2Y12抑制剂和吗啡的潜在相互作用。
该研究首次发现,吗啡是治疗后高残留血小板活性(HPPR)的独立预测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将分析扩展至其他4项研究。纳入研究均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后采集了吗啡应用和血小板活性相关性资料。对比吗啡应用者和未应用者的HPPR。
结果显示,吗啡未应用者的残留血小板活性降低程度较应用者更为迅猛,并且在第1、2和4小时具有统计学意义,但8小时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基本一致。
呕吐以及胃肠道通过时间延迟可能为抗血小板药物效应延迟的原因;但即使在没有呕吐的患者中,这种相关性仍存在。
对多因素进行校正之后,吗啡应用与抗血小板药负荷剂量用药2小时后HPPR升高3倍以上具有相关性,并且替卡格雷和氯吡格雷均为如此。
信源:Morphine May Delay Onset of New Antiplatelets in Primary PCI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