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科 姚东英 胡晔东 奚慧敏 孙梅 刘菲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疾病。GERD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研究认为,胃内酸袋可能与GERD发病有关系。本研究采用食管内四通道电极监测24h胃内酸袋和食管内pH,分析酸袋与酸反流的相关性。
研究详情:
目的:探讨酸袋与GERD酸反流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的 GERD患者29例,并以9名健康者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食管测压、酸袋检测、酸袋出现时间检测和食管24h动态pH监测。组间比较行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GERD发病与酸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GERD组和对照组中有酸袋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8.6%(17/29)和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组中有酸袋者的酸袋持续时间[(56.3±44.7)min]长于对照组中有酸袋者[(16.0±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0,P<0.01)。
GERD组中有酸袋者的酸袋平均pH值(2.8±1.3)与对照组中有酸袋者(1.9±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RD组中有酸袋者的酸袋持续时间与最长反流时间相关(r=0.550,P<0.01)。GERD组的食管动力峰值速度[(3.3±0.6)cm/s]低于对照组[(5.0±4.1)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4,P<0.05)。GERD组中有酸袋者的食管动力峰值速度[(3.2±0.6)cm/s]低于对照组中有酸袋者[(7.2±6.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3,P<0.05)。
结论:GERD患者酸袋持续时间与酸反流间存在相关性。食管运动功能异常可能与GERD发病和酸袋发生有关。
研究讨论:
酸袋是LES下方胃食管连接部一段很短的特殊区域,常出现于餐后15min,约持续至餐后90min,平均pH值为1.6,明显低于餐后胃内食物缓冲区的平均pH值。有研究显示,邻近鳞状和柱状上皮交界区的胃液逃逸了餐后的食物缓冲作用,向近端延伸,使远端食管黏膜暴露于高酸度胃液中,从而形成酸袋。健康者和GERD患者均会出现餐后酸袋,且酸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亦然。有研究利用闪烁扫描技术发现,酸袋是酸反流的危险因素,严重GERD患者、食管裂孔疝和Barrett食管患者更易出现酸袋。本研究结果显示,GERD组中有酸袋者的酸袋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中有酸袋者,说明GERD组食管近端暴露于酸环境中的时间较长,推测GERD的发生可能与此有关,甚至还可能造成食管近端黏膜损伤和反流性食管炎;GERD组中有酸袋者的酸袋持续时间与最长反流时间正相关,但两者间的因果关系目前尚不明确,推测酸袋持续时间与酸反流相关。
有研究在15例GERD患者接受Roux-en-Y胃旁路术前后进行酸袋检测,结果显示术后酸袋消失者酸反流明显减少,症状获改善,疗效显著。有研究以酸袋和酸反流检测、GERD症状为指标比较15例GERD患者接受胃底折叠术后的疗效,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可见酸袋不仅可能是GERD的发病影响因素,或许还可作为GERD患者手术治疗预后评估的指标。
本研究显示,GERD组的食管动力峰值速度低于对照组,GERD组中有酸袋者的食管动力峰值速度低于对照组中有酸袋者,推测发生酸反流时食管对酸性物质的清除能力较弱,导致食管黏膜长时间暴露于酸环境中,从而导致GERD症状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但酸袋产生与食管运动功能的关系尚不明确。 来源:中华消化杂志2014年4月第34卷第4期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