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这不仅是医务人员关注的,作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也是急切地希望国家能够尽快的出台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我(毛群安)所得到的信息,国务院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的牵头协调这件事情,应该说在今年会出台…… 1月12日,国家卫计委在京召开2015年首次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就2015年医改重点政策进行相应说明,希圈选编其有价值的段落与圈内好友分享。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毛司长提到将在健全完善全民医保体系中继续提高补助标准,我想请问补助标准具体将提高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还有关于大病保险,我之前了解到有一些省份筹资的水平相对来说不是特别高,在大病医保筹资水平动态调节机制方面,将来卫计委会不会更多的有这方面的考虑?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分级诊疗,我看到将制定《分级诊疗的指导意见》,我想问在《指导意见》当中对大医院,比如和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诊的时候,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分配将如何来协调? 毛群安: 第一个问题,关于提高基本医保的补助标准问题,这个不是由我们一个部门决定的。我们得到的信息是按照原定的计划,2015年将不同程度的提高基本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个人支付标准也会有相应的增加。 为什么要提高基本医保的筹资水平?根据这几年来基本医保运行的情况看,目前我们国家基本医保筹资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离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然,全民基本医保标准的提升也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根据医保开展的情况和国家以及个人承担的情况来提升,最后的决策权是在中央、在国家。 第二个问题,大病保险的筹资问题。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基本医保还处于广覆盖、低水平的阶段。讲到低水平,不仅是指我们现在的疾病补偿水平比较低,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一些大病补偿的能力比较低。因为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大数法则”只是保基本,对发生机率比较小,但一旦发生就可能产生重大经济支出的重大疾病却保障不够,所以大病保险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近几年,通过开展大病保险的试点工作,应该说总体情况非常好,使很多患大病的患者得到了较高比例的经济补偿。但同时又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大病保险的筹资问题,在原来基本医保的筹资基础上,还要拿出一部分钱来进行大病保险,这就必须要进行很好的测算,而且要根据大病保险的运行情况来对筹资的方式以及筹资的水平进行统筹。 在大病保险过程中,统筹的区域越大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就越高。所以在大病保险制度的设计中,既要计算好筹资问题,又要考虑统筹的层次。像有一些省份已经在全省进行大病保险的统筹,这是我们所倡导的,这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合舟共济,出钱的人越多,筹资的资金越大,保障的水平相应就越高。 现在大病保险,一是筹资问题要解决好,二是统筹的层次要提高,三是在大病保险推行过程中要做好精算,做好统筹大病保险经费的合理使用。 毛群安: 第三个问题,大家比较关注的分级诊疗。分级诊疗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上比较复杂。要较好地解决目前病人在大医院比较集中的问题,分级诊疗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式,这也是国际上的经验。目前,我们在推行分级诊疗的过程中,有几个考虑: 一是要考虑到公众的接受程度。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自由选择医院的现实情况,而我们要引导公众来按照分级诊疗的模式进行合理的分流。 在制定《分级诊疗指导意见》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充分考虑到目前的现实情况,也确定了首先在一些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医院来进行分级诊疗的试点。要求有几个先决的条件,这样避免实施分级诊疗以后给公众的就医带来新的负担,或者说引发公众对就医的一些担心。 在《分级诊疗指导意见》中首先明确加大公立医院的改革,其次是要推动大医院优质资源的下沉。比如说,北京市已经建立了30多个医疗联合体,就是大医院、小医院、社区之间纵向形成一个联合体,这样有利于病人在联合体内的流动。这个前提就是大医院要把一些优质的专家资源、医疗资源下沉,这样病人才能跟着医生走,我们只有基层的服务能力提升了,才可能让病人真正留在基层。否则的话,通过强制的办法让病人到基层就诊,这可能达不到目的。 二是要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卫生行政部门把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要求大医院扶持基层医院,把医疗资源下沉,同时还需要公众来理解国家之所以做这样的制度设计,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合理的医疗服务,可能个人就医自由度上受到一点影响,但是大家应该理解。所以希望媒体在解读分级诊疗的时候,把这几个方面的因素讲充分,让公众了解国家的这种制度安排,是为了让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合理,运行更加有效。 北京青年报记者: 一个问题是关于2015年重点工作中提到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想请教一下毛司长,今年在这项工作上具体的思路是什么?会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这个问题提过很多次了,特别是医务界人员比较关心。 毛群安: 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不仅是医务人员关注的,作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也是急切地希望国家能够尽快的出台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我所得到的信息,国务院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的牵头协调这件事情。应该说在今年会出台。 彭博新闻社记者: 看到2015年的工作计划里提到建立部分药品价格谈判机制,想问多大程度上会涉及到跨国企业的原研药、进口药?还有会由谁来谈,在什么样的层级上来谈?这个机制的目标会是什么? 毛群安: 关于药品价格谈判以及整个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已经有“一揽子”工作方案,但是这个文件还正在审批过程中,因为药品价格谈判的机制建立也是根据目前药品采购的实际需要以及国家对于药品价格管理的新的调整而设计的。具体的内容我现在还不便提供,因为这个文件还在形成的过程中,等到文件最终形成后会专门对这个文件进行解读。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记者: 在2014年,民营医院发展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就是公私合营模式的出现,想问这种合作模式是否应该大面积的推广?也有人指出说这种模式是不是强调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强,不知道国家卫计委对此有何看法? 毛群安: 动员社会力量来兴办医疗机构,这是国家,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长期倡导期盼的一个政策。随着国家对于社会办医支持力度的加大,最近不仅在北京,在全国其他地方也都出现了一些规模比较大、服务能力比较强的社会办医机构。这些机构的出现对于满足公众的医疗需求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引进了境外先进管理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对目前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借鉴。 这些机构的性质,你刚才问题里提到的观点,我不是很认同。总体来讲,不管是什么所有制,只要符合国家现行的政策,能够为公众提供质量安全的服务,在经营活动中能够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操作,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我们都会给他们以支持,对他们提出的政策上的一些要求会给予积极的回应。 虽然过去民营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政策性的障碍,大家把它形象地称作弹簧门、旋转门、玻璃门,但是政策一直在朝好的方向转化,所以我们也希望新设立的这些医疗机构,包括过去已经兴办了一段时间的民营医疗机构,能够充分利用好当前这样一个好的政策环境,使自己的运营发展走上一个快速的发展道路。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关于医患关系和伤医事件,我注意到报告里有一个数据,想问2014年的情况较2013年是否有改善? 毛群安:在2014年有一个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情况,由于各位媒体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让全社会和公众了解了:只有共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对于公众也好,对于管理部门也好,还是对于医务人员、医院也好都是一个好事,如果医患关系紧张,对大家都是不利的。 经过2014年的多措并举,医患关系是朝着好的方向转化的。与2013年相比,不论是伤医事件发生率,还是医疗纠纷发生率都有了明显的下降,而且在出现了一些涉医违法犯罪的事件之后,媒体和公众的态度和过去相比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为大家形成了共识,对于这种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由于相关的执法部门加强了这方面的力度,应该说使伤医违法犯罪的势头得到了有效地遏制。 我们也通过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还有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院内的调解,使医疗纠纷调解的成功率大大上升。加之医疗责任保险的推行,应该说这个形势一直在向好的方向转化。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要继续加大力度,把这种好的趋势向前再推一大步。对于一些地方开展调解方面的经验,希望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只有多方的共同努力,医患关系才能朝着更加和谐的方面发展。 记者: 2014年有太多的医务人员离开了我们,所以关于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被大家广泛的关注,不知道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对这方面有什么举措? 毛群安: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包括医务人员之间微信之间传的消息,有几个医务人员得病,甚至有的医务人员去世,这个信息不仅对医务人员有很大的冲击,对于管理部门来说,也令我们十分痛心。 作为医务人员来说,他们更了解一个人应该劳逸结合,注意自身的健康问题。但他们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给自身健康埋下了极大的隐患。这里有工作安排的问题,也有医务人员自身不注意健康风险的问题。针对这件事,国家卫生计生委专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要关注医务人员自身健康问题,要注意合理的安排工作,要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用医务人员的行为来引领公众树立一个健康的生活理念。借此机会,我也想呼吁医务人员应该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用我们的行动来给公众树立一个榜样,如果医务人员自身的生活方式就不健康,而且出现了很多的疾病甚至是死亡的事件,这恐怕对全社会都是一个负面的影响。 怎么样更好的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希望除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做好工作之外,也希望公众能够给予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医务人员往往由于患者太多,坐门诊时连水都不敢喝,坐那儿一上午不动窝儿,甚至很多专家门诊的时候,中午都顾不上吃饭,一直从早上干到下午。所以这就回到刚才说的那个问题,如果公众能够理解,按照分级诊疗,这对医务人员也是一个支持,对他们的健康也是一种保护。如果医务人员自身健康都保障不了,谁来守护大家的健康?所以希望全社会在2015年能够更多的关注医务人员的健康。 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视察的时候也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安心、放心、舒心的工作环境,医务人员的安心、放心、舒心也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希望媒体持续关注这个问题,也提醒医务人员要做好自身的健康维护……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