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沙琼】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医疗实力薄弱是我国医改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强基层”成为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要想“强基层”关键是如何稳定基层医生,留住村医。 在7月26日青海医改试点工作介绍会上,青海青海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医改办副主任王晓勤指出,青海省在2010年全面启动基层综合改革后,对村医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全省基层医疗机构的村医每人每年补助8000元,另外,每个村卫生室一年水电暖补助1000元,村医如果有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取得助理*书的另外又给1000元补助。 第二,对中医中药、藏医藏药,对自己采摘泡制,这块的价格是根据市场分开的,可以作为收入。 第三,在基本公共卫生(青海省基本公共卫生人均经费已经达到50元)资金方面,40%通过考核的要用于村医的收入。 另外,青海省各市州根据服务工作量的大小,制定了一些符合实际的政策。总的来说,现在全省东部农业区和牧业区村医收入平均在2.3万到2.5万左右。东部农业区,服务人口多要比环湖牧业区、青南地区稍微高一些。 再有,青海各地政府为村医的购买养老保险,有100人到500人不等,个别的县经济条件好的,参照职工医疗保险,解决他的后顾之忧,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稳定村医,来调动村医们的积极性。 同时,青海从基层综改开始取消药物零差率,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其中诊疗费,综合诊疗费在基层医疗机构里面是8元钱,1块钱由患病群众支付,7块钱由医保基金根据村医的工作量予以支付。王晓勤表示,“总的来说,青海的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还是比较稳定。” 除了留住人了,还需要引进新人才,才能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对此,王晓勤介绍到,为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还采取了一些综合性措施: “比如第一个是人员招聘,基层医务人员的招聘采取一种灵活的方式,对紧缺型、高层次的,我们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强调本土化人才的培养。 第二个是订单定向的培养。在青海大学医学院开展免费订单定向培养项目,国家是70名,青海省自己财政又投入,每年订单定向要培养到170名,这对青海省医疗机构专项技术人才队伍是一个有力的补充。而且他们在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工作满八年以后才可进行流动。 在人才评价方面,基层医疗机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评审,专门成立评审组或者专业,对外语、论文取消了要求,注重实践技能和群众满意度。”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