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人在抱怨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时,生活在黔西南新益村的人们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村民因为腹泻去40分钟路程外的地方买药,但是到了卖药的地方,全身已经布满大便。 缺医少药 虽然中国经济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在边远民族山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仍然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健康需求,缺医少药仍存在。 “从山里的这些村子出发,需要坐车40分钟才能到达最近的有医有药的地方,很多半夜发烧、腹泻的农民只能在家扛着,加重了病情,增加了痛苦。并且来回车费需要22元,都给他们贫困的生活增加负担。”黔西南州食药监局总监柳红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中国新一轮医改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经进入第7个年头,但是7年之久的“医改风”还没有吹到黔西南的山村来。8月3日下午,国家食药监总局走基层采访团转过山路24拐,绕过山路180道弯,翻了多少山头已经无从计数,终于抵达了这所坐落在山中的新益村。 “新益村没有村医,还有很多没有村医的村子跟新益村一样,为了方便老百姓应急用药,我们在没有村医的村子设置了药柜,配置一些非处方用的急需药品,比如感冒药、退烧药、腹泻药等。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的药剂师守在这里,只能配备非处方药品。”柳红英表示。 有些村庄虽然有了村医,但村医也并非一天24小时都在岗,而是只有白天在,晚上要回城居住,所以夜半起病之人只能扛。 “交通是一个问题,一些村民组地处偏远,就医买药需要到几十里外的集镇或县城。同时,这些缺医少药的地方,也给一些非法分子提供了空间,很多药贩子在村子里拖着药箱卖假药、劣药以及非正规渠道的药品,老百姓用药安全根本无法保障。而且监管人员也无法去监管这些打游击的药贩子。”柳红英表示。 而在此之前,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呼吁,为这些无医无药的山村里的村民解决缺医少药问题,但是至今没有被解决。 药柜进村 在经过多次调研之后,黔西南走出了第一步,无法解决医的问题,至少可以解决药的问题。 “只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完成,于是我们联合了两家药品流通企业,把药柜放在了村子里,解决边远山区人民用药最后一公里的安全问题。”柳红英表示。 为此,大家康健药房的王文军进入了药柜配置队伍中。“药品限定在常温储存的非处方药,药柜和药品都是免费配置,等卖完药再付药品钱,药品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的15%左右。虽然利润降低了,但是至少在销量上也是扩大了,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王文军表示。 除此之外,王文军还为守护药柜的负责人免费安排了专门的药剂师24小时待命来自药柜的电话咨询,而这个免费却需要王文军在每一个药柜点投入5000~6000元,因为要定制药柜、统一门头、统一标识。同时药柜的药品一律由他们统一配送,无论需要多少药,他们都来配送。“此外,我需要承担的就是人力费用和配送成本,但是能够保障老百姓安全用药,也会为我们带来无形的社会效益。”王文军表示。 守护新益村药柜的小伙子叫陈维。当时,这个已经看过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小伙子,因为家庭的需要重新回到了村子,如何维持生计是他在考虑的问题。 “刚回到老家就听说了这个项目,于是就去咨询报名,参加培训。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个创业的项目,能在大山里找到这样一个项目,极为难得。”陈维表示。 在选拔药柜负责人的时候,陈维顺利通过以下条件: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上岗培训合格后发放“乡村药店(柜)从业人员上岗证”,同时要求体检并办理健康证。于是,即使没有医学知识背景,陈维仍可以参照《乡村常见病用药指导手册》对村民进行用药指导。 事实上,在陈维负责的药柜开张一个月内,药品就销售了近4000元,而他能获取的利润在900左右。但是药柜并不能代替农村医疗机构的职责,它能起到的作用只是在第一时间让当地村民用到药,减少他们在寻医路上的痛苦。 目前,在黔西南州,已有157家乡村便民药店进驻到全州各县乡村开始运营。已经签署协议的共有360家,这些签约的扶贫药柜在陆续报各县市场监管局审批备案后对外运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