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日前表示,随着周边国家近期发生的寨卡病毒疫情,目前我国存在输入寨卡病毒疫情的风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这次发生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寨卡病毒疫情带来的传播风险进行了评估,认为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伊蚊在我国有较大的分布范围,特别是南方多个省份,因此不排除寨卡病毒疫情会在本地暴发流行的可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这次在新加坡发生比较大的疫情,现在病例数已经到了200多,马来西亚也有病例报告,在此前,在泰国也发现有寨卡病毒的病例。这表明原来在南美洲、太平洋岛国,有比较严重流行以外,现在在东南亚地区也开始出现这个病例的增多。如果东南亚地区的疫情变得严重的话,那么输入我们国家的这种风险会增加。 专家称,近期北方地区的伊蚊密度会随着天气变冷而降低,但南方地区伊蚊密度仍会持续偏高。 冯子健:像广东、福建这样的省份,伊蚊的密度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大概得一两个月时间,到10月份才能降下来。 核酸检测可发现寨卡病毒 随着寨卡病毒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在增加,专家表示,目前我国预防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口岸卫生检疫和各医疗机构发现病例的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可以通过PCR方法也就是核酸检测的方法来确诊。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口岸检疫部门主要通过旅客主动申报和体温筛查发现可疑病人,并通过评估其临床表现和旅行史,以及蚊虫叮咬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集、送检标本进行确诊。病人回国后到医疗机构就诊也是发现输入性病例的重要途径。 专家称,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整个检测过程需要三个小时左右,我国所用的核酸检测试剂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制,目前已提供给各省疾控中心和重要口岸的检验检疫部门。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