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北京9月1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董伟)“过去我们没有觉得缺儿科医生,缺儿科用药,缺得这么严重。但是,近年来这个问题越发突出了。为什么?值得深思。我觉得这不是医学问题。”在今天召开的首届儿童安全用药传播与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自问自答。 数据表明,虽然近年来我国儿童人口总数和人口占比较为平稳,但从就诊人次来看,我国综合医院儿童门急诊量却一直处于增长态势。然而,儿科医生却并没有相应增长,甚至出现了严重流失。这造成了儿童看病难的现象。 李连达认为,医疗体制改革一度以商业化为导向,要求医院自负盈亏,自己养活自己,那么,医院理性的选择就是各个科室比着赚钱。和其他科室相比,儿科赚钱最少,麻烦最多,风险最重。在此种情况下,一些医院就采取了“三部曲”: 一,取消儿科病房。把它给更赚钱的外科、妇科、内科用,医院经济效益更好;二,压缩儿科诊室。把门诊室和门诊大夫转行到别的科室;三,取消儿科,连门诊带病房一并消失。 “儿科由过去受尊重、受欢迎的专业,变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专业。老的大夫改行了、退休了、退职了,而新生力量又上不来,各医学院校的学生在选专业的时候都不愿意当儿科大夫。这就造成了今天这种局面。”他说,有统计显示,儿科医生缺口为20万,这是不是精确不清楚,但是儿科医生短缺确是全国性的普遍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有些人提出,要扩大医学院校儿科的招生,设立儿科医学院,增加儿科的名额。对此,李连达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批学生要六年以后才毕业,才能够当儿科医生,而现在这六年怎么解决?” 有的儿童医院的办法是让儿科大夫拼命,超强度、超时间的工作。然而,这也非长久之计。“现在儿童医院的医生大部分是带病工作,在咬着牙盯着。这些儿科医生可以保护儿童的健康。但是,儿科医生自己的健康谁来保护?我们不能等这批儿科大夫都累垮了,都倒在第一线以后我们再想办法。”李连达呼吁,有关部门要拿出有效措施来解决这六年之内儿科医生的缺口问题。(经济部编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