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8日/生物谷BIOON/--自2014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发现寨卡病毒在美洲存在本土流行,当前寨卡病毒在美洲区域的传播出现上升态势,疫情存在跨境传播风险。考虑到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近期首次确定寨卡病毒是胎儿小头畸形和其他的出生缺陷的病因,孕妇或者计划怀孕的女性最好不要前往寨卡病毒仍在传播的国家和地区。另外,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寨卡病毒可通过性接触进行传播,因此对准备怀孕的家庭而言,最好夫妻双方都不要前往寨卡病毒仍在传播的国家和地区。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 寨卡病毒近来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2015年5月,巴西出现首例寨卡病毒本地感染病例,此后寨卡病毒病疫情在美洲国家持续传播、扩散,目前有本地传播病例的国家和地区已达36个,特别是在巴西等寨卡病毒病疫情高发国家还发生了小头畸形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聚集性病例。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我国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报道寨卡病毒(zika virus)能够感染眼睛。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9月15日在线发表在JAMA Opthalm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resence of Zika Virus in Conjunctival Fluid”。 之前的报道已将寨卡病毒感染与严重性眼睛疾病相关联,而且一个悬而未决的病例使得眼泪等体液可能是寨卡病毒的一种传播方式的可能性提高了。 美国田纳西州范德堡大学传染病专家William Schaffner(未参与这项研究)说,“如今,我们有一些证据证实当成年人被感染时,高度特化的神经组织似乎被感染了。”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测试了6名在委内瑞拉旅游时已感染上寨卡病毒的病人的结膜液(conjunctival fluid),检测到寨卡病毒RNA的存在。不过,他们并不推荐使用结膜液拭子作为寨卡病毒筛选的标准程序,这是因为这种病毒仅在结膜液存在较短的时间。 寨卡病毒与多种类型的眼睛损伤---包括新生儿中的眼睛炎症和失明---相关联。在小鼠体内开展的一项研究也提示着寨卡病毒感染导致视通路神经元中的细胞死亡。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9月6日在线发表在Cell Report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Zika Virus Infection in Mice Causes Panuveitis with Shedding of Virus in Tears”。 Schaffner说,“每次你似乎揭示存在寨卡病毒参与的其他事情。我们对这种病毒研究得越多,它就变得更难对付。” 在此之前,人们已经知道寨卡病毒存在于尿液和唾液中。但是,科学家们还证实这种病毒在精液中是活跃性的,可持续存在两个月的时间,因而具有导致感染的潜力。(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整理,欢迎转载!点击 获取授权 。更多资讯请下载生物谷app。 Presence of Zika Virus in Conjunctival Fluid Jiufeng Sun; De Wu, PhD2; Haojie Zhong2; Dawei Guan2; Huan Zhang2; Qiqi Tan2; Changwen Ke doi:10.1001/jamaophthalmol.2016.3417 Zika Virus Infection in Mice Causes Panuveitis with Shedding of Virus in Tears Jonathan J. Miner, Abdoulaye Sene9, Justin M. Richner, Amber M. Smith, Andrea Santeford, Norimitsu Ban, James Weger-Lucarelli, Francesca Manzella, Claudia Rückert, Jennifer Govero, Kevin K. Noguchi, Gregory D. Ebel, Michael S. Diamond, Rajendra S. Apte doi:10.1016/j.celrep.2016.08.079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