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短评]解决“职称晋升病”,根治“论文造假症”

2016-12-20 11:24|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663| 评论: 0 |来自: 南方都市报

放大 缩小
简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通报了一批学术不端的典型案例,其中:提供虚假审稿意见,操控论文同行评议过程;通过第三方在网上*论文,隐瞒身份申报基金项目;盗用他人研究成果申报基金项目,申请书信息严重造假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通报了一批学术不端的典型案例,其中:提供虚假审稿意见,操控论文同行评议过程;通过第三方在网上*论文,隐瞒身份申报基金项目;盗用他人研究成果申报基金项目,申请书信息严重造假等情况突出。基金委此次公布了28篇机构相关论文时,发现这些论文全部是委托第三方投稿。其中,近一半论文投稿与一个名为“上海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据媒体公开报道资料显示,“上海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0年,创始人为上海交通*命科学技术学院的一名博士生,公司主要聚焦生物、医药领域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服务,服务对象为公司、医院、高校和研究所。基金委在进一步核查该公司创始人王立山的博士学位论文时发现,王立山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共计4篇,其中1篇就是被撤销论文,还有2篇在发表过程中也存在伪造通讯作者电子邮箱问题。


    当然,王立山、臧卫东等公司股东主要的工作是既做论文作者,即代写或“润色”论文,同时又以“上海丰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伪造通讯作者、论文审稿人邮箱,并提供虚假审稿意见。最后,将论文投至巴西的某些期刊。据悉,仅2015年,某本巴西生物医学期刊总共发表的2056篇文章中,有1605篇来自中国,比例高达78.1%。从写作到评审,再到投递和刊发,上海丰核这样的公司并非独此一家,而只是代写代发论文产业链中的“佼佼者”。


    很显然,这些全程设计和主导论文造假的公司,应该被追究责任。但追究责任也无法让这个产业链消失,更何况,论文造假是个技术活,生物医药方面的论文造假涉及细分高科技,有关部门更是很难去查证查实,遑论处罚。依靠国际造假论文检测权威来确定责任和追究责任,这里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也无法解决源头问题。


    从公共治理的角度出发,论文造假产业链如此发达,必须要从市场逻辑出发,找出需求出处。从2015年四大国际出版集团先后撤销中国作者117篇论文来看,多数都是生物医药方面的,也就是王立山公司所服务的生物医学类的公司、医院、医学院和研究所。这些学术系统的供职人员,个人发展与职称评定关系非常密切,而职称评定又极度依赖论文刊发,所以,他们是最核心的客户群。


    必须要指出的是,一些临床类的工作人员,因为并不擅长研究和撰写论文,或者本身从事的实践工作并不直接生产论文,所以面临着工作方向与职称评定矛盾的情况。王立山等第三方中介看重的正是这些人的需求,一方面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拼凑、造假论文,另一方面利用全球化工具寻找巴西期刊刊发。论文造假的全球化战略在上海这样一个极速成长的国际化大都市,可谓坐拥得天独厚之条件。


    所以,涉嫌论文造假的作者当然需要被学术界处理,主导造假的第三方公司也应该被相关部门追责,但假如目前面对一线医生的职称评定制度不尽快做出修改,造假市场就将依旧存在,甚至有愈来愈大的趋势。2015年的两会期间,*总理曾在接触基层医生时表示:“手术没做好,论文写得不错,问题不解决,这不是花架子吗?”


    “职称晋升病”在医生、教师等行业由来已久,论文造假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摸清来龙去脉,解决晋升过程中的不合理问题,比简单惩处追责更有意义。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