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余毅菁 二孩政策落地一年,激增的新生儿人口与儿科医生短缺现状困局该怎么破?昨日,广东省政协委员赵先明在政协会议开幕前接受南都采访,畅谈他今年带来的关于解决广东省儿科医生短缺问题的提案。他认为,儿科医生短缺有三大原因,工资收入低,工作强度大,岗位风险高。
据广东省卫计委提供的数据,2015年广东省儿科医生日均担负诊疗为24 .5人次,是全省医师平均水平的1 .8倍,而其平均薪酬只是其他科室的50%。赵先明列出了这一数据。他认为工资收入低、工作强度大是很多医科学生对儿科专业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儿科医生薪酬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实实在在地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
除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做到优绩优酬、同工同酬外,赵先明还提出增加对儿科岗位人员的补贴,他建议省财政给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入职到儿科岗位的人员发放在校学习期间费用补助,并对儿科青年医师增发专项医护津贴。
此外,赵先明认为,“儿科岗位风险高”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问题。由于儿科医生面向的患者主要是儿童,而儿童的病情变化快,表达能力差,这使得处理病情更加困难。“儿科已经成为医患关系最紧张的科室之一,也成为医患矛盾的重灾区。”针对儿科医生职业风险的特性,赵先明建议由政府设立儿科医生专项基金,为儿科医生集体购买保险,并对医闹保持高压态势,打击一切危害医疗秩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