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黑救护车”车主关系网在医院内部 护工等介绍生意

2017-1-25 08:50|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578| 评论: 0 |原作者: 张海英 |来自: 中国青年报

放大 缩小
简介:因为患者家属一般比较信任大医院内部职工,所以“黑救护车”就会内外勾结,长期寄生于大医院身上,肆意吸患者的“血”。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易找到自称正规救护车的各种车辆,这些车多为外地牌照,自称可为患者提 ...

因为患者家属一般比较信任大医院内部职工,所以“黑救护车”就会内外勾结,长期寄生于大医院身上,肆意吸患者的“血”。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易找到自称正规救护车的各种车辆,这些车多为外地牌照,自称可为患者提供转院、场站接送、急救等服务,车主们将关系网撒向医院内部,护工、清洁工、保安等都会为他们介绍生意。(《新京报》1月24日)

  “黑救护车”不仅盘踞于北京大医院周边,也存在于广州、武汉、三亚等城市的大医院附近。由“黑救护车”引发的悲剧已经不少,如2015年8月,广州某医院门口发生一起“黑救护车”抢生意致昏迷患者被困5小时无法转院的恶性事件。武汉几年前则发生过“黑救护车”致患者死亡的案件。

  由于“黑救护车”没有配备合格的急救医生,没有完善的抢救设施,对患者生命健康是巨大威胁;其随意收费也损害了患者或其家属利益。另外,它对合法救护车形成不正当竞争,破坏了急救秩序。

  合法救护车供给不足,为“黑救护车”提供了生存土壤。北京聚集了很多大医院,每天有大量患者需要长途转运,而北京急救中心负责长途转运病人的车辆和人员只有4个班组。既然需求与供给存在巨大矛盾,那么“黑救护车”就会填补供给缺口,必然猖獗。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规定,城市每5万人应配1辆救护车。但是,不是每个城市都达到这个要求。即便达到这个标准,但城市有关部门在救护车资源分*面是否合理,即患者短途转运配备的救护车数量与长途转运配备的数量比例是否合理,也值得反思。

  “黑救护车”之所以能生存,离不开大医院的“关照”。如果大医院的护工、清洁工、保安等内部人不给介绍生意,“黑救护车”就很难得到患者家属信任。因为患者、家属一般比较信任大医院内部职工,所以“黑救护车”就会内外勾结,长期寄生于大医院身上,肆意吸患者的“血”。

  寄生在大医院身上的不只是“黑救护车”,还有打不尽的“黄牛党”,有的利用挂号来牟取暴利,有的利用病床来牟利,有的帮助患者套取医保金以牟利,也就是说,大医院身上有很多“寄生虫”。有关方面有必要摸清公立医院身上还有多少“寄生虫”,然后对症下药、彻底铲除。

(转自 中国青年报  记者张海英)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