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周四早7点,现任总统特朗普即将向国会提交首个国家预算请求,即美国2018财年的预算计划。特朗普提议在2018年削减国家卫生机构(Natioanl Institution of Health,NIH)60亿美金的经费-这接近总经费的20%。同时,能源部科学办公室( Department of Energy's Office of Science)也面临着近20%的经费削减,高达9亿美元。 NIH是由政府支持的、世界领先的医学研究组织,致力于临床医学,生物医药,转化医学等研究。它在全美国拥有27所研究中心,4000多名博士后,1200多名PI,每年的科研经费高达300亿美元。自19世纪成立以来,NIH已经做出了众多生物和医学领域的突破。在去年,美国政府刚刚通过了“21世纪治愈行动”,这项法案为NIH在今后十年内额外带来了48亿美元的预算,2017年的经费随之上涨了10-20亿美金。 而科学办公室也是赞助美国本土科研的重要机构-目前,它为300多所大学和国家级实验室提供5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 本消息立刻引发舆论的轰动,因为在不久前,特朗普刚刚在一次面对国会的演讲上做出承诺,愿意协助国家遏制疾病的蔓延。这项经费削减的提案,恐怕与他的承诺背道而驰。其实,早在2016年,特朗普就在竞选活动中保证,要削减美国政府的开支(除了军事预算以外-实际上今年的军费上涨了),同时要降低药品的价格,并砍掉FDA审批流程中的种种障碍,进一步降低药物成本。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刀竟然砍到了国家的命脉-基础科研上。 本次经费削减,是针对那些“需酌情考虑”的科研项目。提案中指出,要对27所NIH的研究中心进行“重新组织(reorganization)”,但并未公布具体的实施细节-只有一个例外被公布:Fogarty国际中心将面临解散。该研究中心旨在促进美国与其它国家的科研合作,拥有6900多万美元的经费。 提案中,仅仅为美国健康和人类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HS,FDA的上级总署部门)提供了690亿美元的经费,同比削减近18%。但是,并未提及对FDA的经费有削减的计划。Washington Post评论称,对HHS的经费削减可能在”怀疑FDA的高额审批费用是否真的能够帮助医药公司审批药物,完成药品的上市过程。“ 特朗普总统的这项提案,可能最让环保学家和生态学家感到失望:他提议削减环保部门40%的经费,以及海洋和大气管理局26%的经费。 许多一线的科研人员都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根据《Science》的报道,美国在科研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此大刀阔斧削减经费开支,恐怕会让美国难以保持领导者的位置。令科研界更加失望的是,特朗普宁在国防上做出一个为期15年的低价值投入,远远高于了其它联邦基础建设的预算。” 如果特朗普的提案真的得到了通过,在2017年10月(2018财年正式开始)之后,美国的生物医学科研经费将大幅下降,对本土科研产生极大的冲击-这比英国脱离欧盟的影响还要大的多。更加显著的一个影响是:在美国,生命科学产品的生意将没有那么好做了。 相反,中国正在迎接海归大军 中国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留学人员回国,现在有40多万要回来,就是最大的回国潮,我很喜欢‘潮’这个概念,有‘潮’就有动力,有‘潮’就有风景。” 回国潮的风景,至少可以从3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包括教育部在内的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为留学人员回国提供的服务举措,促推回国潮;二是大批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成为各行各业特别是教育科研主战场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形成回国潮;三是留学人员多种方式为国服务,带动回国潮。 总之,如果说中国自信、中国吸引力,留学人员的爱国情愫和价值取向是留学回国潮形成的主要动力;那么,包括教育部在内的国家各部门、地方及社会为留学人员提供的各种服务举措,留学人员在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领域的卓越表现,以及众多留学人员纷纷回国寻找发展机会,共同构成了回国潮的亮丽风景。 近年来,新一代海归已经在各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们中间很多人,比如潘建伟、丁列明、李彦宏、钱颖一、姚力军等,因创新创业成就斐然而家喻户晓。 事实上,还有大量不为人熟识的海归,也在把事业目标与国家需要紧密*在一起,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比如,1984年出生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云飞,回国后带领团队经过4年的刻苦攻关,跻身国际无人船行业领跑者行列;从德国回国创业的尹良红,率团队自主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远远优于国外的透析器生产线,并把透析器的价格从6000万元降到1600万元,有力还击了国外厂家对我国采取的各种技术封锁;还有东北姑娘张丽,从英国诺丁汉大学留学归来后,创办了专业从事新药开发、医药技术*及医药技术咨询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海口南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9月,由中央统战部组织的第三期归国留学人才研修班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陈竺在结业式上讲话时这样强调:“作为一名学长,我最想叮嘱你们的是,要做民族复兴征程中的创业者而不是旁观者。” 伴随着群英荟萃中国的喜悦,一系列现实问题也接踵而至。怀着满腔报国理想的海归精英们纷纷表示,回国后,不仅深感生活条件、工作节奏与国外有较大差异,在办事程序、沟通渠道与人际关系方面也存在很大不同。 不必担心遭遇“水土不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是在本科甚至中学阶段就到国外求学。“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我们是在国外度过的,回到祖国后,发现自己居然在故乡‘水土不服’了。”的确,在国外多年的求学、工作和生活经历,难免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思考方式,甚至是价值标准。而对于选择全职回国效力的海归们来说,这已经成为一个必须破解的现实课题。 随着海归潮的到来,中央也开始特别关注海外人才回国的发展。2016年3月,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大幕迅速拉开。各地各部门高举改革创新大旗,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海归人才遭遇的困扰也在逐渐消融。 国内社会也应做好相应准备 说到底,留学生“回国潮”,是冲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向好形势而来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有“潮”就有动力,有“潮”就有风景。而这个“动力”和“风景”还需要社会,直白地说就是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来支持创造。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就是要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大力营造创新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用武的良好就业环境,对于各用人单位来说,必须任人唯贤,要珍惜和尊重人才,舍得使用人才和让人才担当大任。只有这样,才能让留学生愿意回国效力,使得“回国潮”高潮迭起,风景不断。 不过,梅斯医学小编试问大家一句:大量洋博士回国了,土博士将何去何从? 上述信息综合了未止科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内容,在此表示感谢。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