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34岁女博士猝死 医生过劳死惨剧如何防范?

2017-5-8 14:48|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2057| 评论: 0 |来自: 县域卫生

放大 缩小
简介:据中国医学博士联络站消息:2017年5月6日下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在读的冯博士下班后在家猝死,83年出生,年仅34岁,还单身的女医生!正值花样年华,生命却定格在了5月6日15:00!导师得意门生 科研说过累 ...
据中国医学博士联络站消息:

2017年5月6日下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在读的冯博士下班后在家猝死,83年出生,年仅34岁,还单身的女医生!正值花样年华,生命却定格在了5月6日15:00!


导师得意门生 科研说过累累

冯博士的师姐写道:多年前她来我们科实习的时候曾跟过我,开朗、活泼、聪慧的女孩,本科毕业考了消化的硕士,毕业留院工作,听说今年又考了博士,是他们导师的得意门生,科研硕果累累,83年,未婚,她最美好的人生还没开始啊!

同事参与抢救  悲痛万分

亲至现场抢救的兰医生说,去到其实人早就没了,但是消化内科的医生一直还在做心肺复苏不放弃!

兰医生说,第一次抢救自己的同事,体会到回天乏术的无力!脑海里都是曾经的她和她科室主任现场的呜咽……

2016猝死医生人数令人唏嘘

医生过劳死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伤痛。在超长的工作时间和超强的工作压力下,医务工作者无法拥有合理的作息时间,健康问题日渐凸显。

在网上搜索2016年的猝死医生数量,结果令人唏嘘——

1月2日,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王哲慧突发心源性猝死,45岁。

3月1日,萍乡市医院肝胆外科医生石鹏晕倒在工作岗位,经抢救无效于次日去世,32岁。

3 月 30 日,江苏扬州市宝应县西安丰镇中心卫生院医生梁星涛,因急性心梗离世,55 岁。

4月21日,安徽省广德县人民医院骨科医生杜勇,为患者完成髋关节复位手术后,发生心源性猝死,35岁。

5月15日,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医生邓荣文,打篮球时突然晕厥,经抢救无效离世,25岁。

5月31日,长海医院烧伤科进修医生宋巍突发脑干出血离世,34岁。

6月29日,南方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金丹教授在宿舍猝死,45岁。

8月16日上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推拿研究所所长程英武教授在门诊工作时突发急病,经抢救无效于12时30分因病去世,49岁。

9月21日凌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明,被发现猝死家中,45岁。

12月7日下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王昭医生因“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去世,45岁。

12月8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尹小文博士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9岁。

……

而就在2017年国际医生节的前四天,江阴一名年轻的麻醉医生,值完夜班后在家中猝死,永远的离开了亲人和他曾经奋斗的战场。

过劳悲剧的几大特征

根据媒体报道总结以下几点,请各位以此为戒:

以年龄划分,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医务工作者年龄大都集中在35-55岁之间;

“过劳”情况集中在几大热门科室——外科、急诊、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儿科、神经科、耳鼻喉科等;

常见发病原因多为由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突发造成的心血管急症;

忽略自身健康,对患者比对自己更上心,更不要提常规的体检等等。

几乎每个医生都有过濒死感

2014年,北京青年报曾针对医生过度疲劳展开过一次调查。

该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医生中近半数每周至少要上一个夜班,八成人中午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甚至不少人午饭及午休时间只有10分钟。近八成医生每天工作8至12小时,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半数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约有两成医生甚至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一位供职于某三甲医院耳鼻喉科的主任医师在调查中表示:“每周至少有 1 - 2 次上夜班,周末值班,加*诊、查房、手术、写病历、写论文,甚至应付医药代表,我相信每个医生都有过那种濒死的感觉。”

在多重压力下,医生的职业生存状态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满意度,甚至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一个本可以服务患者数十年的优秀医生,却在数年后的高强度工作中倒在手术台边,究竟得失几何?

正如冯医生的师弟所说——

我不禁疑惑,人的生命到底有什么意义?有的人老到死去,有的人在贪婪中死去,有的人在废墟中死去,而师姐,您,在医生的道路上耗结生命的力量,不甘地离开!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