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关注】国际指南不推荐的检测方法咱还在用,过敏性疾病诊断要规范了! ... ...

2017-8-18 15:52|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924| 评论: 0 |原作者: 王潇雨 |来自: 健康报新闻频道

放大 缩小
简介: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协和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尹佳指出,国际指南不推荐的生物共振和食物不耐受检测(血清sIgG检测)方法,在我国部分医院仍是诊断过敏原的主要手段。不正确 ...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协和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尹佳指出,国际指南不推荐的生物共振和食物不耐受检测(血清sIgG检测)方法,在我国部分医院仍是诊断过敏原的主要手段。不正确、不规范诊断的存在,造成部分过敏性疾病过度诊断,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和医疗负担。


  尹佳介绍,目前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欧洲变态反应学会、美国变态反应学会的指南所推荐的过敏原特异性诊断方法有: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皮内试验、皮肤斑贴试验、过敏原激发试验、血清sIgE检测。病史、症状、过敏原特异性体内和体外试验是诊断的核心要素。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王良录介绍,我国涉及13万名普通人群的9种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流调正在进行中。发病率较高的是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对特定食物免疫过强才会出现,不一定在第一次进食时发作,但过敏现象出现不会忽然消失,目前没有有效的初级预防方式。食物过敏有一定窗口期,在特定时期加辅食有可能耐受,但出现症状后应禁食。”


  另外,过敏人群越来越多,是基因因素还是环境问题?王良录认为,环境因素占主导。食物种类增加、外来植物入侵使过敏原增加。另外,传染性疾病减少也是原因之一。国外有研究显示,曾患寄生虫传染病的患者过敏患病率下降。自立秋日起,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夏秋季花粉症”开始暴发,此后2个月至3个月内,过敏患者会受到困扰。8月7日~13日是我国第二个“中国过敏防治周”,今年的主题是“防治过敏、正确诊断、规范治疗”。在防治周期间希望集中宣传,以提高国人对过敏性疾病的知晓度。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