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北京新总规:做到各区都有三甲医院和高校 教育资源合理分配 ...

2017-9-30 10:16|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1206| 评论: 0 |来自: 中国经营报

放大 缩小
简介:本报记者 李未来 张春楠 阎俏如 本报实习记者 高瑜静 北京报道北京新规划出炉,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将会有更多的惠民举措。据了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落实了首都“四个中心”的城 ...

本报记者 李未来 张春楠 阎俏如 本报实习记者 高瑜静 北京报道

北京新规划出炉,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将会有更多的惠民举措。

据了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落实了首都“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明确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问题。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关系所有市民利益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教育资源分*面,《规划》提出了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深入推进学区制改革、健全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做到各区都有高等学校四个方向。在医疗服务方面,《规划》提出鼓励和支持五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并做到各区都有三甲医院。


做到各区都有三甲医院

“大型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能够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是缓解首都看病难和交通拥堵问题,一是凸现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朱华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朱华栋认为,来北京的外地病人众多,比如协和医院的外地病人占到一多半。这带来了交通拥堵的问题,也使外地病人进京看病越来越难,《规划》中要求大型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来看,北京的大医院基本都人满为患,如果在外围建立大的医疗机构,病人看病将更方便、节省更多时间,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也将得到缓解。

目前,北京医疗资源分布仍不均匀。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北京共有71家三甲医院,但大部分集中在海淀、朝阳、西城、东城这几个区域,共50家,在总体中占70%。有些区域仅有一家三甲医院,如大兴、平谷、顺义、通州、房山等,而怀柔和密云的三甲医院数量为零。

朱华栋表示,大型医疗机构的向外迁建或疏解会凸现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北京各级医疗机构众多,但目前三级医院挂号难、看病难现象突出。实际上很多疾病并不需要到大型医疗机构,完全可以在二级或基层医疗机构解决。若普通的疾病分散到基层,社区医院发挥更多的作用,如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大型医院的拥挤情况将能得到缓解,各级医院分工会更加明确,大型医院也能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疑难重症上面。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已经有很多市中心的大型医院向周边迁建,如安贞医院与通州区的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医联体合作;东直门医院东区(通州区中医医院)将全面交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管理;友谊医院将采取“区办市管”模式,托管新华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凤杰表示,周边地区的医疗机构要有一些措施和北京的整体规划吻合,但这不是某一家医院的调整就能完成的,需要区域所有医疗机构共同努力。

“北京未来的医疗机构布局首先会分散,之后各区域将以各大三甲医院为中心,向外辐射到整个医疗区域。”李凤杰说,这样可以达到每个区域都能互相转诊,而不必大病小病都往市区跑。


优质教育资源更公平分配

为增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度,《规划》要求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深入推进学区制改革、健全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做到各区都有高等学校。

对此,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曹和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等教育资源属稀缺资源,更应该公平分配。目前北京城六区内的教育资源相对均衡,但城区和郊区的教育资源有差距。新规划支持央属高校向雄安新区疏解,应该分类进行。

“教育资源中科研性的高校、超一流的科研机构可能适合放在城区内,但像通识性、宽口径的本科教育可以考虑疏散到雄安新区,或者京津冀一体化辐射区域。”曹和平说道。

近几年,北京市在教育方面的改革步伐较快。日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截至2016年底,北京市已经登记注册、审批的幼儿园有2098所,登记注册幼儿园的在园幼儿为41.7万人,在公办性质幼儿园的幼儿占比达到64%。其还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到80%以上。

为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北京市近年开始推行学区制,通过搭建交互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实施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指导与帮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此外,不少优质学校也在向外开设分校。

对此,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为认为,优质公立中学设立新校区,也是一种品牌扩张。优质教育资源向外辐射,更多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要迁入地的财政、土地、建设、户籍、人才、招生等一揽子配套政策。民办学历教育学校是重资产,关键在于放开招生政策,降低土地成本,减免建设费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优质教育资源外溢应完善机制,这几年很多地区实施撤点并校,政府在进行布局规划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听取老百姓的意见。要广泛征求学校、家长、学生、社区的意见,对于并校方案,要有一个科学民主的决策过程。

(编辑:李未来 校对:颜京宁)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