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剧最好看的地方,一定不是家长里短和情情爱爱,而是对医疗专业的尊重和展现。演员张嘉译则说:“演员比医生轻松多了,至少不用肩负别人的生命”、“一个患者从你手上走了,你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的家属。”当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之中后,张嘉译时常会陷入“穷尽自己的想象都不知道该如何向家属开口”的痛苦之中。 10月30日晚,大型医疗剧《急诊科医生》在东方卫视开播,首播成绩不俗,收视当晚登顶。 张嘉译、王珞丹领衔主演的《急诊科医生》开播,观众评价:节奏快,表演到位。 北京协和医院发文“打Call” 《急诊科医生》由郑晓龙、刘雪松执导,张嘉译、王珞丹、江珊、柯蓝等主演,东方卫视每天19:30两集连播。 前晚,《急诊科医生》首播开始不久,网上很快掀起了一场关于医疗行业剧的讨论。在第1集中,急诊科已经抢救了五六名患者,每当播到紧张的抢救细节、主演们各种医疗术语连珠炮似的往外冒时,就是主角最有魅力的时候。 “认真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认真展现医疗专业的剧情则最耀眼。”网友如此评论。相较于家长里短、医患纠纷、感情纠葛、主角情爱,展示高超医疗技术、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剧情才更加有张力。行业剧要真正有专业度才能吸引人。 剧组为了实现这种专业度,找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全程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从剧本探讨、手术流程的校对、演员对白的指导,到实际拍摄、美工道具等环节,一一把关,“力求医学理论和现实细节的准确性”。 前晚该剧播出时,“北京协和医院”的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一篇文章,讲述该院医护人员“全程督导拍摄”的幕后,为《急诊科医生》“打Call”。 剧中的急救镜头怎么拍?看看导演郑晓龙身边、北京协和医院张晖医生、陆元元护士的现场指导就知道了。 演员的大挑战:专业性+体力 据悉,医疗人士的专业要求让演员备受考验。王珞丹回忆,有一天,她在道具假人身上连续做了9小时的心肺复苏,还要保证每个动作是对的,“就要保证胳膊是直的,力度是对的,像医生每天做的那样。按完后,我的颈椎病就犯了,吐得不行”。 男主角张嘉译则用“丧心病狂”来形容导演郑晓龙的严苛,“比如我们搭的场景,所有的设备要符合急诊科的要求,一个微小动作不到位,他就会喊停,因为旁边一直坐着医学指导。还有台词的推敲,可以给你推敲一上午,这几句话应该怎么说。” 严格的不止郑导,另一位女主角主演江珊说:“我们的医学指导都是北京协和医院的急诊科医学博士、护士,他们一个个比郑导更苛刻。” 医疗题材难逃各方“挑刺” 《急诊科医生》前两集播出后,观众称赞剧情贴近现实,演员表演到位,节奏快,病人案例接近现实,“张嘉译大叔一如既往的稳”,医疗场景真刀*…… 但是,行业剧向来比较容易遭到观众挑刺,尤其是普通人都会看到的医疗行业,越发会被揪各种毛病。 《急诊科医生》同样难逃医护人员和普通患者专业或者不专业的“集体纠错”。 有观众说,在第1集里,王珞丹饰演的女主角送昏厥的小偷进医院,医务人员催着交钱,这是不对的,“在现实中,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规定:发现患者病情危重,立即采取积极措施,同时通知其他医护人员到场协助抢救,实行先抢救、后办理交费等相关手续,不得因费用问题影响抢救。” 剧中急诊科医生的表现也遭遇部分医护人员挑刺:“急诊科医生要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去诊治,而不是听女主角的命令,她又不是你的上级医师,她只能给建议。另外,我们(医生)是不会随便借手机给别人的,剧中借手机的细节也是不对的,护士站有座机。” 开播成绩不俗,评价有赞有弹,《急诊科医生》有了一个热闹的开头。正如有的观众所说:医生题材剧逐渐多起来,“是一个好趋势,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展现医生们的工作和生活”。 ●“一个微小动作不到位,导演就会喊停,因为旁边一直坐着医学指导。”——— 男主角张嘉译 ●“医学指导都是协和的博士和护士,他们一个个比导演更苛刻。”——— 女主角江珊 张嘉译深有感触: 原来,当演员比当医生轻松太多了 此次出演《急诊科医生》已是张嘉译第三次涉足医疗行业剧。他本以为凭借之前《帕米尔医生》和《心术》积累下来的经验,能让自己在这个角色中游刃有余,但接到剧本后,他才发现身为一名“急诊科医生”,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张嘉译直言:“急诊科医生的职业性质要求他们非常全能,可以说是医生中的‘杂家’,每天面临的都是生与死的考验,医生的一个决断、一个失误,可能造成不同的结果,随时都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医生是每个人都有可能接触到的行业,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保障,张嘉译希望,借《急诊科医生》搭建起医生和患者沟通的桥梁,让大家能够更多地认识医生这个职业,了解和理解医生。 此次被北京协和医院抽调过来跟组拍摄的医生,都是医院的主力干将,剧组的演员和医院的病人都需要他们,为此,他们不得不在片场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常常是刚在片场指导完就要马上回院值班,通宵成了家常便饭。张嘉译说:“他们真的是2 4小时连轴转,精神高度紧绷的2 4小时。”他禁不住感叹“演员比医生轻松多了”,至少演员不用像医生一样,肩上担负着别人的性命。 拍摄过程中,张嘉译觉得,最难办的事就是“一个患者从你手上走了,你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的家属”。当全身心投入到何建一这个角色中时,他时常会陷入“穷尽自己的想象都不知道该如何向家属开口”的痛苦之中…… 张嘉译表示,扮演一名急诊科医生的秘诀是尽量靠近角色、理解角色,接近这个角色一切的思维状态和行为方式,“需要把医生职业性的地方*出来,我特别希望这种职业性就在体内,让角色进入肌肤,进入骨子。” (来源:南方都市报;南都记者 余亚莲 实习生 黎晓晴) 原标题《剧中,他们扮演“急诊科医生”片场,真正的医生“监督”他们》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