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田晓航、王宾)记者7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发布会上获悉,今后3年我国将在全国医疗机构推广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和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等,促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针对老百姓反映最突出、最集中的就医问题,2015年我国启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介绍,各地创新服务模式,医疗质量逐步提升:一半以上的三级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80%以上的二级医院均已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一部手机完成挂号、就诊、缴费和结果查询,机器自动选择采血试管、自动粘贴条码并传输……利用“智慧医疗”,全国已有4100余家医院可为患者提供信息查询和推送服务;2777家医疗机构可提供移动支付结算。 资源下沉加速推进,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据了解,国家、省、市、县四级远程医疗体系已覆盖1.3万家医疗机构和包括全部国家级贫困县在内的1800多个县,2017年远程医疗服务总例次超过6000万。 “今后3年的计划将把改善医疗服务延伸到医院外,以医联体作为医疗服务组织模式,使优质的医疗服务回到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社会需求,把医院的管理、资源和服务下沉,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