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全国扩围拟中选结果公布。拟中选结果显示,与扩围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9%。 采购品种仍为“4+7”试点的25种药品 2018年,4个直辖市和广州等7个城市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为52%,在11个城市形成价格洼地。 为扩大改革效应,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到全国。除了已参加“4+7”试点的4个直辖市和自行跟进试点的福建省和河北省,2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参与了扩围。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常峰说,这种调整有助于依靠市场探索和建立带量采购降价和企业生产成本之间的平衡机制,确保试点长期稳定实施。 本轮采购品种依然为“4+7”试点的25种药品,即拿出各联盟地区该产品50%至70%的用量集中采购,参与投标的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和原研药,价格最低的3个产品成为拟中选产品。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说,“4+7”试点全国扩围能够继续扩大带量采购的经济效应,让更多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 原研药大幅降价 仿制药大量替代 从拟中选结果来看,仿制药替代原研药的效果明显,原研药在市场竞争中也主动降低了价格。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仿制药此次进入拟中选名单,奥氮平片更以每片2.06元的价格中选。 种种仿制药替代现象的出现,意味着我国药品市场价格将进入一个下降通道。但人们也担心降价后的药品质量和仿制药疗效是否能替代原研药。常峰认为,试点有很好的保障机制,比如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和原研药才能投标,药监部门还将进行有效监督等。 史录文认为,之前试点的25个品种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不管是临床替代使用,还是药品的质量和*保障都没有问题。 据试点办负责人介绍,有关部门将督促中选企业落实药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加强对中选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质量监管。 确保患者年底前用上中选药品 下一步,各地将重点抓好中选结果的落地实施,确保年底前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的中选品种。 试点扩围在“4+7”试点基础上,有了更完善的保障*措施,如允许每个品种多家中标,扩大药品*来源,对于中选企业不足3家的品种,适当降低约定采购量比例,减少*风险;建立企业应急储备、库存和产能报告制度等。 此外,如何让医生开出中选药品、让医院完成约定用量,如何确保中选药品在后续生产供货中保持质量,医疗保障部门、卫生健康部门作出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安排,如将药品使用情况纳入医保协议管理,出台支付标准政策,确保医疗机构不以费用控制等为由影响中选药品*和使用。史录文认为,应考虑制定医保支付规则,制定针对医院、医生的激励措施,促进合理用药,从而引导药品价格充分竞争,回归合理水平。 试点办负责人介绍,试点扩围将减轻相关患者药费负担,提高群众用药质量水平。试点扩围将50%—70%的市场采购量给予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中选药品,实现“提质降价”,并采取各项配套措施确保优先使用。 作 者 / 李红梅 来 源 / 人民日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