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诺贝尔官网最新消息,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时30分2019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授予威廉·乔治·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约翰·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 格雷格·伦纳德·塞门扎(Gregg. L. Semenza),以表彰三位在人以及大多数动物细胞感知、适应氧气的变化机制方面做出杰出的贡献。他们将共同分享900万克朗(约合人民币650万元)的奖金。 他们为我们了阐明了人类和大多数动物细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气含量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其中重要的信号机制,为贫血、心血管疾病、黄斑退行性病变以及肿瘤等多种疾病开辟了新的临床治疗途径。 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1957年出生于纽约,杜克大学医学博士,他在美国波士顿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the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Boston)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实验室,并于2002年成为哈佛医学院的正式教授。自1998年以来,他一直是霍华德·休斯医学院(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 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 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1954年出生于英国兰开夏郡(Lancashire, United Kingdom),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临床研究主任,牛津大学的Target Discovery研究所所长和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的成员。 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 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1956年出生于纽约,于1999年成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正式教授,自2003年以来一致担任约翰·霍普金斯细胞工程研究所血管研究计划的主任。 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数量
自1901年以来,共颁发了109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它在1915、1916、1917、1918、1921、1925、1940、1941和1942年九次未获颁。
为什么那几年没有颁发呢?
诺贝尔基金会章程规定:如果提名的成就未达到诺贝尔奖标准,奖金将被保留到下一年。如果下一年依然没有符合规定的获奖者,奖金将会存入基金会储备资金中。”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诺贝尔奖的颁奖次数也减少了。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人数 1901-2018年间,共有216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1人、2人、3人荣膺该奖的次数分别为39次、33次和37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诺贝尔基金会的章程规定:“如果有两项研究都被认为应该获奖,那么这两项工作将平分奖金。如果其中一项研究由两到三人共同完成,那么奖金将一起授予他们。在任何情况下,奖金得主不得超过三人。” 最年轻和最年长的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谁?
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弗雷德里克·班廷,他在32岁时就获得了1923年的医学奖。
迄今为止,最年长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裴顿·劳斯,他在1966年被授予医学奖时已87岁高龄。
有无死后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目前,尚无死后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从1974年起,《诺贝尔基金会章程》规定,除非在宣布诺贝尔奖之后死亡,否则不得追授该奖项。1974年之前,诺贝尔奖只被追授两次:分别是达格·哈马舍尔德(1961年诺贝尔和平奖)和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特(1931年诺贝尔文学奖)。
在2011年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发现其中一位医学奖得主拉尔夫·斯坦曼(Ralph Steinman)三天前就去世了。诺贝尔基金会董事会对相关法规进行审查后得出结论称:斯坦曼应该继续保留诺贝尔奖得主的称号,因为宣布他得奖时并不知道他已经去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琐事
在提名数据库中,您还可以找到有趣的提名琐事。
例如,奥地利神经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被提名32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从未获奖。
1929年,诺贝尔医学委员会聘请了一位专家,他得出的结论是,无需对弗洛伊德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因为弗洛伊德的工作没有经过验证的科学价值。弗洛伊德还曾被一位熟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曼·罗兰德(Romain Rolland)提名为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的提名已保密50年。
近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名单
2018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获得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所做出的贡献。
2017年,三名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凭借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获奖。
2016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凭借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获奖。
2015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凭借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获奖。
2014年,拥有美国和英国国籍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以及两位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凭借他们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获奖。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