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强生在华成立医疗器材研发中心,瞄准不断壮大的农村市场

2011-7-7 10: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4|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上海——强生(Johnson&Johnson)及其在华医疗器材公司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Johnson&JohnsonMedical(Suzhou)Ltd.]将在苏州建立一所新...

上海——强生(Johnson & Johnson)及其在华医疗器材公司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Suzhou) Ltd.]将在苏州建立一所新的创新中心,主要开发针对亚洲新兴市场的医疗器材和诊断产品。

这家创新中心位于苏州强生园区内,苏州是江苏省的主要城市之一,而江苏省是华东地区最富有的省份,园区距离上海只有1小时的车程。强生园区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内,已经启用的有强生财务中心(支持北亚所有的强生业务)和一家价值1亿美元的工厂,主要为强生骨科产品子公司DePuy生产植入式外科器材('J&J Opens Device Plant In Suzhou, Expects Larger Piece Of China's Growing Device Market,' PharmAsia News, May 9, 2008)。

这家创新中心是强生“契合市场创新(Market Appropriate Innovation)”战略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亚太地区市场。强生表示,该项目总投资将达到1.15亿美元。

强生医疗器材公司亚太研发副总裁Davy Hwang在接受采访时说:“创新中心的选址在苏州是个合理的选择。”

强生已经针对亚洲市场在印度开设了一家创新中心。Hwang称,这家苏州创新中心是支持亚洲业务增长的长期计划的一部分。

Hwang说:“苏州工业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充足的高技术劳动力以及较好的国内国际物流保障。”

Hwang表示,该中心已有50名员工,当前的研发重点是外科器材。“我们将继续在便携式临床诊断设备和感染预防领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目前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旗下共有7家医疗器材和诊断产品子公司:Cordis、DePuy、Ethicon、Ethicon Endo-Surgery、LifeScan、Ortho Clinical Diagnostics和Vision Care。所有这7家子公司目前都有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据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JJMC)总裁谢文坚(Xie Wenjian)先生估计,不包括Vision Care去年大约有3,500万中国患者接受了的JJMC服务。

JJMC成立于1994年,已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两个学术中心,其目的是培训医生如何使用公司产品。谢先生在接受《亚洲制药新闻》(PharmAsia News)的采访时说:“过去10年里,这两个中心共培训了35,000多名医生。因此有更多的患者可以接受先进的治疗以帮助其维持健康。”

针对农村市场开发简式设备

作为其价值1,240亿美元的医改计划的一部分,中国目前正在大大增加投资以完善其医疗卫生基础建设。依照医改方案,中国正在努力将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扩大至所有的近14亿人口,并在农村地区大量开设医院和诊所。

中国计划扶持2,000家县级医院以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居民,这是医疗器材企业的一大机遇。

谢先生说:“这使医疗器材企业有机会为大量的中国医生提供产品,不过也需要开展大量的专业培训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使用。”

他补充道:“这也使患者有机会了解他们可以接受到新型治疗方法。”

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亚太区主席Michael del Prado在声明中称,为了量身定制契合农村市场的产品,强生将“重点针对亚太地区特定流行病开发相应的医疗器材,或针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条件和能力开发简化的或小型的设备。此外,也可能开发更为经济的多用途和一次性产品。”

谢先生称,JJMC已经成立了强生医疗卫生体系(J&J Health Care Systems)来开发农村市场。

另一方面,强生也将继续基于几个大城市解决不断壮大的城市中产阶级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J&J, Medtronic Adapt To Changing Chinese Medical Device Market - Ernst &Young Report,' PharmAsia News, Nov.18, 2010)。

谢先生解释道:“这家创新中心将针对农村地区的医院开发相应的产品,但我们也希望它对大城市的医疗器材市场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目前不是只有强生在开拓农村市场,其他跨国企业也在努力渗透进中国农村市场。

例如,美敦力(Medtronic)最近刚刚任命通用电气医疗集团(GE Healthcare)总裁兼CEO Omar Ishrak为其新任CEO,这标志着美敦力将大举进军中国中低端市场。Ishrak通过建立地区增长团队,尤其是针对主要的中国市场,在拓展通用电气便携式超声设备全球市场方面功不可没('Medtronic Taps GE Healthcare's Ishrak For Top Post,' 'The Gary Sheet,' May 12, 2011)。

创新是跨国企业的一大优势

美敦力亚太区财务副总裁John Barrett最近在一份Ernst & Young报告中指出,虽然中国本土医疗技术企业非常熟悉地方业务的操作模式,但其研发实力较差。与跨国企业充足的研发预算相比,本土企业用于新产品研发的预算可能要少得多。

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材企业的利润率普遍低于西方企业(不足20%)。缺乏研发资金和创新是导致利润率低的主要原因,国外医疗器材生产商很可能会继续占领高价值的出口市场。

Ernst & Young称,本土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为其研发线找到合适新的产品。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认为美敦力在中国医疗器材企业中是最成功的,并且指出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拥有独特的、不易被复制的技术是成功的关键。目前美敦力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产品包括:心脏起搏器、骨科植入系统和医院设备('What's The Winning Strategy In China? Franchises Are Key,' PharmAsia News, Oct. 5, 2010)。

为了应对跨国企业的入侵,本土医疗器材生产商也在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以拓展产品线。例如,与美敦力共建了一家合资企业的威高集团(Weigao)将通过在香港增发新股筹集2亿元人民币,计划用于潜在的并购机遇('China's Leading Medical Consumables Device Maker Weigao Plans New Share Offering In Hong Kong; JV With MNCs To Explore New Landscape,' PharmAsia News, May 5, 2011)。

其他主要的本土企业包括去年8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康辉控股公司(China Kanghui Holdings)以及2010年6月在香港上市的创生控股有限公司(Trauson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来源:爱思唯尔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