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秋田大学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杂志《胃肠病学》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在世界上首次确认与急性胰腺炎发病有关的基因。 急性胰腺炎很容易发展成为重症,会引起多脏器衰竭和败血症,死亡率达到60%。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存在一种自我消化的现象,即胰液中消化酶的功能异常升高,损伤患者自身的胰腺组织。 秋田大学大西洋英和真嶋浩聪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干扰素抑制因子2”的编码基因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这一基因存在缺陷的实验鼠胰腺功能存在异常。具体表现是,实验鼠胰腺原来向外部分泌的消化酶无法排出,导致胰腺部位出现剧痛,这与急性胰腺炎的症状相同。 大西洋英指出,此次发现有助于开发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新方法。来源:新华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