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4个腋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的局部治疗模式及预后因素分析

2011-9-15 10: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2|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乳腺癌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殷文瑾柳光宇狄根红吴炅沈镇宙邵志敏陆劲松目的:≥4个腋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具有高危复发风险。大量研究结果已证实,这类患者即使...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乳腺癌研究所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殷文瑾 柳光宇 狄根红 吴炅 沈镇宙 邵志敏 陆劲松

  目的:≥4个腋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具有高危复发风险。大量研究结果已证实,这类患者即使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仍预后较差。然而,目前有关这类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因此,本文旨在探究这类乳腺癌患者潜在的预后因子,并明确其有效的治疗模式,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启发。

  方法:本研究对在我院手术的518例≥4个腋下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描绘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则用于明确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根据腋下淋巴结转移数目,本研究将518例患者分为4-6个淋巴结组(38.22%)和≥7个淋巴结组(61.78%)。与≥7个淋巴结组相比,4-6个淋巴结组的肿块相对较小(P<0.001),且接受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更为多见(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接受改良根治术和根治术患者的DFS(P=0.2454)和OS(P=0.6428)无显著性差异。然而,亚组分析观察到,根治术可显著改善≥7个淋巴结转移患者的DFS(P=0.0305),同时OS获益也具有临界统计学意义(P=0.547);相反,根治术却未能显著延长4-6个淋巴结组的DFS(P=0.6217)和OS(P=0.7761)。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术后放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DFS(P=0.0360),且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发现术后放疗获益仅见于≥7个淋巴结组(P=0.0107)而非4-6个淋巴结组(P=0.3344)。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腋下淋巴结状态(P=0.001)、肿瘤大小(P=0.005)、术后放疗(P=0.015)和手术方式(P=0.016)是DFS的独立预测因子;腋下淋巴结状态(P=0.001)、肿瘤大小(P=0.001)和手术方式(P=0.035)同样亦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而术后放疗则具有临界统计学意义(P=0.099)。

  结论:本研究发现,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和放疗可显著改善≥4个尤其是≥7个腋下淋巴结转移的高危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此,对这类患者而言,临床实践中除了应重视辅助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之外,局部治疗策略同样不容忽视。来源:CSCO2011论文集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