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血栓形成可影响高比例的行心脏手术的儿童,与其预后欠佳相关。对此提高认识,并采用有效的预防和检测策略非常必要。研究在2011年9月11日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 血栓形成,通常被认为是儿科心脏外科手术严重但罕见的并发症,但既往的临床和/或研究工作中未将其作为主要焦点进行关注。 研究共纳入1542例外科手术中171例患者(11%)发生的444例血栓(66%为闭塞性,60%为症状性)。结果显示,与血栓形成几率增加相关的因素为年龄<31天[比值比(OR)为2.0,P = 0.002]),基线血氧饱和度<85%(OR为2.0,P = 0.001),既往血栓史(OR为2.6,P = 0.001),心脏移植(OR为4.1,P <0.001),使用深低温循环停止(OR为1.9,P =0.01),更长的中心静脉导管累计时间(OR为1.2 每5天当量,P<0.001)以及术后使用体外支持(OR为5.2,P <0.001)。 总171例患者中共有47例患者(28%)的64例血栓发生了严重并发症(14%),且与血栓部位(胸内动脉,占45%;胸外动脉,占19%;胸外静脉,占8%,P < 0.001),症状性血栓(OR为8.0,P = 0.02)和部分或完全阻塞性血栓(OR为14.3,P = 0.001)等因素相关。存在内在静脉导管的患者较无导管者的严重并发症危险降低(OR为0.4,P = 0.05)。血栓形成与重症监护时间(+10.0天;P <0.001)和住院时间(+15.2天;P <0.001)延长,心脏骤停(OR为4.9;P<0.001)、导管再次干预(OR为3.3;P=0.002)和再手术(OR为2.5;P=0.003)的发生率增加,以及死亡率增加(OR为5.1;P<0.001)相关。 研究对129例患者的316例血栓进行了长期评估,其中,197例(62%)接受了最终的随访。结果表明,与血栓消退率增加的相关因素包括血栓部位(胸内动脉,75%;胸外动脉,89%;胸外静脉,60%,P <0.001),非阻塞性血栓(OR为2.2,P = 0.01),手术时年龄(OR为1.2/年;P=0.04),高白细胞计数(OR为1.1/109细胞/1 ml,P=0.002)和术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OR为1.4/g/L,P=0.02)等。来源:医学论坛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