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妇幼健康改善助力社会发展

2011-9-22 08: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6|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9月21日,卫生部发布《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这是卫生部首次发布关于妇幼卫生工作的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

9月21日,卫生部发布《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这是卫生部首次发布关于妇幼卫生工作的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为报告作的序中希望,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特别是妇幼卫生工作者坚定信心,克服困难,继续努力,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报告》显示,我国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妇女人均预期寿命2009年提高到75.2岁。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30.0/10万,比2000年下降了43.4%,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孕产妇死亡率差距逐渐缩小,一些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防治。

  《报告》显示,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0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为13.1%。,比2000年下降了5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比2000年下降了58.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所改善,监测的9个城市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同龄儿童水平。

  《报告》表明,2009年深化医改启动以来,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25个,妇产医院398个、儿童医院72个,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24.5万人,妇幼卫生从单项服务逐步扩展到覆盖妇女儿童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服务。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秦怀金说,研究表明,1990年~2005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68.6岁提高到73岁,其中48%归因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妇幼卫生服务状况的改善,直接降低了社会发展成本,减少了补偿性生育,增加了人力资源的健康存量,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财富。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至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以1990年为基数下降3/4,这意味着未来5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要下降到22/10万才能达标,任务十分艰巨。《报告》指出,中国妇幼卫生事业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在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尤其是基层服务能力不足问题突出,妇女儿童健康问题依然突出。 来源:健康报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