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EGMN)- 伦敦大学学院的临床肿瘤学教授Peter Hoskin在欧洲多学科肿瘤大会上报告,单次注射伊班膦酸盐即可能缓解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的骨骼疼痛,使之不必接受标准的姑息性放疗。单剂放疗与单次注射伊班膦酸盐(Boniva)在疼痛缓解几率方面没有差异,总应答率均在52%左右。这次大会由欧洲癌症组织(ECC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和欧洲肿瘤放疗学会(ESTRO)联合举办。 上述结果来自RIB(单剂局部放疗与伊班膦酸盐治疗局部转移性骨痛的比较)试验。该试验纳入470例前列腺癌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增高(>100 ng/ml)的患者,随机给予单剂8 Gy局部放疗或单剂6 mg伊班膦酸盐静脉注射。所有患者至少6个月内未曾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约90%正在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 患者项研究者提供了镇痛剂使用情况,并采用简明疼痛量表评价之前3 d内的疼痛程度(分为极痛、痛和微痛)。研究者采用2种镇痛评分方法评价镇痛疗效:基于世界卫生组织阶梯镇痛的镇痛强度3分量表,基于Sebastiano Mercadante医生描述的方法设计的阿片类药物等价算式。 结果显示,第4周和12周时的总疼痛应答率分别为51.3%和52.7%。没有证据表明,某种治疗方法的4周和12周疗效有明显改变。与基线时相比,第4周和12周时WHO应答率的平均变化分别为-3.7%和6.7%,Mercadante评分的平均变化分别为4.4个单位和-1.5个单位。上述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第4周时,伊班膦酸盐组Mercadante评分变差的患者更多,需要再次治疗的患者也较多。但第8周时总体上无差异。伊班膦酸盐组和放疗组分别有31%和24%的患者改用另一种治疗(P=0.097)。 两组的总体毒性相同,伊班膦酸盐组和放疗组分别有38%和40%的患者报告毒性反应。与预期一致的是,放疗组有更多患者发生腹泻和恶心,而伊班膦酸盐组发生输液相关事件的患者更多。 中位随访11.6年,伊班膦酸盐组和放疗组的中位总生存分别为12.8个月和12.2个月。对改变治疗方案者的分析表明,第4周时从伊班膦酸盐组换到放疗组的患者生存率显著改善:中位生存为16.8个月,而从放疗组换到伊班膦酸盐组的患者仅为12.7个月。 研究者推测,随着该研究继续进行和更多相关研究的开展,放疗联合伊班膦酸盐可能会显示出协同效应,从而成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德国国立肿瘤放射研究中心的Daniel Zips医生评论指出,放疗仍将是肿瘤转移导致局部骨痛患者的标准治疗,不过伊班膦酸盐对某些患者(例如有放疗禁忌证的患者)而言是有效的治疗选择。这项交叉试验的结果提示,放疗或伊班膦酸盐可作为初始治疗失败患者的替代选择。考虑到放疗和伊班膦酸盐仅有50%的总应答率,Zips医生认为仍需要探索更有效的骨转移治疗手段。 RIB试验由英国癌症研究和UCL癌症试验中心资助。Hoskin教授报告无相关利益冲突。来源:爱思唯尔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