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耶鲁大学科学家发现:胎盘与子宫之战或许有助于解释先兆子痫

2011-10-13 09:3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5|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在母亲子宫内酝酿的一场“战争”,即父亲希望尽可能生出一个最大、最健康婴儿的生物学目标与母亲分娩后存活需求之战,或许有助于解释先兆子痫——妊娠期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胎儿必须足够大才能健康生长,但也要小...

在母亲子宫内酝酿的一场“战争”,即父亲希望尽可能生出一个最大、最健康婴儿的生物学目标与母亲分娩后存活需求之战,或许有助于解释先兆子痫——妊娠期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胎儿必须足够大才能健康生长,但也要小到足以通过产道。在一项新研究中,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描述了保持这些相冲突目标平衡的机制。该研究结果于10月11日在线发表于《生殖科学》(Reproductive Sciences.)。

  这场战争是由母亲子宫和胎儿胎盘所引发,胎儿胎盘由受父亲控制的滋养细胞组成。研究中,由Harvey J. Kliman博士带领的研究人员观察了胎盘如何“欺骗”母亲,使她不攻击试图增加其血流流入胎盘的滋养细胞。如果胎盘的这个“计谋”没有实施,母亲可能发生先兆子痫,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目前已知唯一能治愈先兆子痫的方法就是分娩。

  胎盘的作用就是从妊娠母亲体内获取营养素。Kliman解释说,正常妊娠时,专门的侵袭性滋养细胞离开胎盘,侵入母亲组织攻击和破坏其血管壁,使得尽可能多的血液能够流入胎盘,孕育出大胎儿。

  然而,母亲自身被称为淋巴细胞的“卫兵”却一直在寻求消灭侵袭性滋养细胞。反之,胎盘则通过建立“分流”(diversion)占据母亲的淋巴细胞来欺骗她。

  胎盘通过分泌一种进入母亲血液(在此它通过静脉进入胎盘下面的子宫)、被称为胎盘蛋白-13(PP13,也被称为半乳凝素-13)的蛋白来建立这种分流,以此,PP13离开激发母亲免疫系统反应和攻击的静脉。环绕这些静脉的整个区域变成了一大块炎症和死亡细胞——被称为坏死。

  “我们注意到,这些坏死区域可能占据母亲的‘卫兵’,而侵袭性滋养细胞正偷偷潜入她的动脉,导致更多的血流流入胎盘,孕育出更大的胎儿,”Kliman说:“我们相信,维持这种平衡可能是避免发生先兆子痫、健康妊娠的关键。”来源:耶鲁大学网站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